天津科技大学以版画艺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刀木映烽火 艺心传精神
创始人
2025-09-03 20:01:13
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欣然)刀锋起落间,沉睡的烽火岁月在木纹中苏醒;油墨滚压时,不朽的红色精神于纸面上传承。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以刀为笔、以木为媒,历时1个多月深耕抗战主题,成功复刻80幅版画作品。日前,这些饱含深情的作品以专题展览形式亮相校园,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师生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

回溯历史,版画艺术尤其是抗战时期兴起的新兴木刻运动,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彼时,木刻版画凭借刀木印痕的独特质感与黑白对比的强烈张力,突破传播局限,成为唤起民众觉醒、鼓舞抗战士气的“战斗武器”。此次天津科技大学师生复刻抗战版画,正是精准把握这一艺术形式的历史意义与教育价值,让红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80幅复刻作品以宏阔的历史视野为脉络,精心划分“苦难岁月”“抗战烽火”“历史丰碑”三大主题板块,完整再现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的历程与彪炳史册的胜利。“苦难岁月”板块,《民族危亡的呐喊》系列作品聚焦1931—1937年,师生们用刻刀还原了“九一八”事变后山河破碎的悲惨景象;“抗战烽火”板块,《全民抗战的画卷》恢宏展开,生动刻画了1937—1945年全民抗战的壮阔图景;“历史丰碑”板块,以近30平方米的巨幅木刻《巍巍太行》为主视觉,以巍峨的太行山象征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运用雄浑的刀锋语言,塑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英雄群像。

师生们参观展览。学校供图

在1个多月的创作周期里,师生们共同研读抗战史料、反复揣摩历史细节、深入探讨艺术手法,将对历史的深切敬畏与对英雄的崇敬,一点一滴倾注于每一刀雕刻之中。“这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精神的再创作。”学生主创张誉骞说,“刻画‘九一八’国殇场景时,同学们眼中都含着泪;呈现百团大战胜利画面时,心中满是豪情。”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师生们驻足在作品前,有的轻声朗读作品旁的历史注解,有的讨论刀锋刻画的细节,有的分享自己从作品中感受到的精神力量。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冯帅强很有感触:“以前在课本里学抗战历史,总觉得有些遥远;但看到这些版画,尤其是《巍巍太行》里军民同心的画面,突然就懂了为什么说‘抗战胜利是全民的胜利’。”

作者:陈欣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据王力(曾任中宣部副部长及《红旗》副总编辑)在其晚年撰写的回忆文章《漫谈舒同》中透露,毛泽东在某次谈...
舞动的甲骨文:看,来自“商城之... 5月17日,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郑州“舞动商都·传承商韵”甲骨文街舞...
原创 鲁... 一、水浒“暗码” 所谓梁山108将,实际上是源自历史中的宋江起义。这意味着施耐庵在重塑《水浒传》时...
原创 国... 在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感受到不同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1...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经过投票表决后,重庆市正式从四川省脱离,成为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这标志...
原创 学... 这事真是新闻,不能说千古难得一见,但是上一个意外掉进粪坑还被史官记录下来的是晋景公。据《左传·成公十...
原创 唯... 盛极必衰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不变的规律,所有的事物都无法避免走向衰落。从侏罗纪的恐龙灭绝,到各个朝代...
重大突破,新型超导材料问世!机... 超导技术凭借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新型高载流铁基超导线材问世 作...
原创 董... 一、脱离袁绍 公元196年,即建安元年,汉献帝终于摆脱了李傕和郭汜的控制,开始了他漫长的逃亡之旅,并...
采访团在永宁门感受古城历史文化... 采访团成员在永宁门采访。 (记者 王旭东 摄) 本报讯(记者 张静)盛唐荣耀,以礼绽放,大国气度,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