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感受到不同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立即发动了内战,然而在战争中,却有许多部队陆续起义。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保障抗战的胜利果实,中央军委迅速采取了措施,并在上党地区打响了战斗,标志着解放战争的正式开始。尽管我军装备落后,兵力不足,但在随后的三年里,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内部分裂,甚至有大量部队主动投诚,加入了反蒋起义的行列。
在众多国民党部队起义中,哪支部队的起义给蒋介石带来的打击最大呢?
1945年8月15日,经过国共军队的联合打击,日军终于宣布投降。然而,在中国人民还未来得及欢庆胜利的同时,蒋介石却立即将矛头转向了共产党军队,展开了进攻。在日军投降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后,他立刻下令全国各地的日伪军不要向中共军队投降。同时,蒋介石还下达了两道电令,一是命令八路军和新四军保持原地待命,不准接受日军投降;二是虚伪地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进行和平建国的对话。
毛泽东为了避免内战,冒着极大的风险,亲自前往重庆赴约,与蒋介石谈判,展现出极大的诚意。然而,在谈判还未正式开始之前,蒋介石的阎锡山部队便不耐烦地向八路军进攻,集结了1.7万兵力向晋东南的上党解放区推进。中央军委得知后,迅速集结刘邓大军主力,决心夺回上党地区。虽然毛泽东已经答应了谈判,但他也明确表示,如果蒋介石坚持发动内战,我军必定会捍卫已经取得的抗日根据地,寸土必争。然而,在有利条件下,毛泽东仍然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刘伯承曾在战前部署时指出:“只有打得好,才能谈得好”,这也正是毛泽东的立场。因此,上党地区的战斗,我们必须全力争取胜利。
8月29日,蒋介石和毛泽东的谈判正式开始,然而蒋介石并未做好准备,根本没考虑到毛泽东真的敢前往他的地盘谈判,也没有拟定任何谈判方案。他的第一句话充满了套话和场面话。然而,毛泽东的诚意满满,清楚表达了对和平建国的期待,并作出了许多让步。蒋介石却得寸进尺,要求中共交出军队及所有解放区,还威胁道:如果毛泽东不答应,他就亲自带兵从延安出发进行打击。
然而,蒋介石的自信并未能带来预期的胜利,阎锡山的部队在上党战役中很快就被我军击败,多名高级军官被我军俘虏。此战持续了32天,我军以3.1万兵力歼灭了国民党3.5万军队。消息传到重庆,蒋介石被狠狠打脸,气得对阎锡山破口大骂,并将责任全推给了他,称这场战役是阎锡山擅自行动,自己并不知情。
毛泽东得知我军胜利后,信心倍增,在谈判中也更加有底气。10月10日,经过漫长的谈判,国共双方终于签署了和平建国的协议,蒋介石最终签字同意。然而,蒋介石并没有长久遵守协定,不久后便撕毁协议,发动了大规模的内战。上党战役的失败,虽然给蒋介石带来了沉重打击,但更让他颜面尽失的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国民党部队纷纷起义,转投我军,进一步削弱了他的力量。
其中,哪支部队的起义最令蒋介石震惊呢?
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的部队不断发生起义,甚至包括许多他心腹的将领。令蒋介石最为震惊的是,在重庆谈判刚刚结束时,他最信任的一支部队竟然向共产党投诚,而这支部队也是国民党军中第一支起义的部队。
1945年10月30日,国民党高级将领高树勋率领新八军在马头镇宣布起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在上党战役后,蒋介石仍然决定攻打解放区。在战斗期间,刘伯承通过一名共产党员得知高树勋在河南新乡的举动,原来高树勋与我党党员王定南接触,表示自己无意与我军为敌,并愿意带领部队北上,途经的城市将交给我军接管,表明了其亲共的倾向。于是,刘伯承通过王定南再次与高树勋接触,得知他将高夫人接走,保证她的安全,并邀请他协助阻止蒋介石进犯东北。
高树勋接到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起义,宣布与蒋介石决裂。起义期间并未遭到阻拦,同行的两名将领坚决与我军对抗,但最终也被我军击败。10月31日,刘伯承亲自接见了高树勋,对他表示高度赞扬,并举办了欢迎大会,鼓励更多国民党部队向我军投诚。起义当天,人民群众热烈欢迎高树勋及其部队,这令他深受感动。
11月2日,新华社将起义消息通电全国,蒋介石得知后,气急败坏,指责高树勋为叛徒,但无论他如何愤怒,这一事件对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这也暴露了国民党内部的种种问题,派系混乱,官僚主义严重,民众疾苦。高树勋的起义,虽然为蒋介石带来了损失,但毕竟他并非蒋介石的亲信将领,所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小。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国民党大量部队纷纷起义,加入了我党的队伍。在这些部队中,最令蒋介石震惊的起义,来自于他最为依赖的一支部队。
1949年,解放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蒋介石最依赖的部队却宣告起义,这一事件无疑给国民党政府带来了致命打击。这支部队就是国民党第45军97师,也叫首都警卫师,蒋介石的“御林军”,其成员几乎全是蒋介石亲自选拔的骨干军官。在蒋介石眼中,这支部队几乎是最不可能向我军投诚的。
首都警卫师的指挥官王晏清,是蒋介石极为信任的人,曾参加过多个重要战役,表现出色。蒋介石对他充满信心,将南京的安保交给了他。面对我军的威胁,南京的其他守军已经放弃抵抗,而我军则派遣代表与王晏清接触,劝说他起义。王晏清原本就对蒋介石的腐败感到不满,经过我军的多次劝说,他终于下定决心加入革命队伍。
然而,就在起义前夕,王晏清无意中泄露了起义的消息,蒋介石得知后勃然大怒。但最终,王晏清还是在3月24日正式投奔我军,这一举动彻底打破了蒋介石最后的希望。
这支部队的起义,无疑是蒋介石的重大打击,为解放战争的胜利铺平了道路。那么,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