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陶艺家复兴乐烧技法作品获国际陶艺展大奖
在近日落幕的国际顶级陶艺盛会上,一件名为《火痕·重生》的陶艺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评委,斩获“最佳传统工艺创新奖”。这件作品的创作者——32岁的中国青年陶艺家林墨,凭借对失传百年的日本乐烧技法的创新性复兴,成为本届展会最受瞩目的新锐艺术家之一。
千年技艺的现代转译
乐烧,这一源于日本江户时代的快速烧成技法,曾因烧制过程充满偶然性与不可控性,被视为“火与土的即兴创作”。传统乐烧需将陶坯施釉后置于1200℃高温窑炉中,待釉面熔融时迅速取出,投入锯末或报纸中闷烧,利用急速冷却与碳化反应形成独特的釉色与肌理。然而,由于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乐烧在20世纪后逐渐式微,仅存于少数匠人的实验性创作中。
林墨的作品《火痕·重生》则以现代科技重构了这一古老技艺。他通过反复试验,将传统乐烧的“一次烧成”改为“分段控温”,利用智能温控系统精准控制窑内温度曲线,使陶坯在特定温度区间内形成稳定的釉面熔融状态。同时,他创新性地引入纳米级金属氧化物作为釉料添加剂,在急速冷却过程中产生可控的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呈现出如星河倾泻般的渐变釉色与自然裂纹。
“乐烧的魅力在于‘不完美中的完美’。”林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试图用科技手段降低偶然性,但保留火与土对话的痕迹。每一道裂纹都是时间的签名,每一抹色彩都是火焰的诗行。”
国际评审团: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平衡
本届国际陶艺展评审团主席、意大利陶艺大师马可·波罗尼评价道:“《火痕·重生》不仅复活了一项濒临失传的技艺,更以当代审美重新诠释了东方哲学中的‘残缺美’。作品表面看似粗粝的裂纹,实则是艺术家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掌控;而釉色的流动感,则让人联想到水墨画中的意境,这种跨文化的表达令人惊叹。”
据展会官方数据,本届共有来自63个国家的2000余件作品参展,《火痕·重生》从初选阶段的300件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在决赛阶段以全票通过的成绩摘得大奖。这也是中国青年陶艺家首次在该奖项中问鼎。
从工作室到国际舞台:一场持续十年的“火中修行”
林墨与乐烧的缘分始于2014年。当时,他在京都一家传统陶窑做学徒,偶然目睹老师傅完成一次乐烧创作后,被那种“火中取栗”的惊险与作品出窑时的惊艳深深震撼。回国后,他扎根景德镇,在不足2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开始了漫长的技术攻关。
“前五年几乎全是失败品。”林墨回忆道,“要么釉面开裂,要么颜色发灰,甚至有几次因为温度控制失误,整个窑炉的陶坯全部炸裂。”转机出现在2019年,他结识了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在对方的帮助下,终于突破了釉料配方与烧制温度的匹配难题。
如今,林墨的作品已被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等机构收藏,但他更看重的是技艺的传承:“乐烧不是一个人的游戏,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希望未来能建立工作室,让更多年轻人接触这门技艺,让‘火的艺术’继续燃烧。”
此次获奖,不仅为林墨的职业生涯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工艺在当代语境下的无限可能。正如国际陶艺协会秘书长在颁奖词中所言:“当古老技艺遇见青年创造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作品的诞生,更是一个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重生。”
下一篇:名家风采——画家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