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唯一传世的酒后书法,泄露古人禁传笔法,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创始人
2025-09-01 20:01:01
0

书法核心是笔法,笔法最纯正、最高妙的时期,乃是晋唐,虽然晋唐实力高超,但是早在古代,正统笔法一直秘传,外人无法窥探,给人玄妙、神秘之感,尤其是宋朝后,随着古人真迹消失,笔法传承断代,真正掌握的人寥寥无几,更令后世学者困惑,无法摸索。

实际上,学习古人笔法,没必要一直盯着晋唐,毕竟当时本就秘传,真迹也稀少,即便尚存墨迹,其字十分高深,外层血肉经过藏锋的特意裹束,所学技法不够完备、精细,由此临学后世名家,或继承“二王”笔法者,才是最佳选择,譬如赵孟頫,非常值得推崇。

赵孟頫生于宋末元初,他出身宋朝宗室,借着有利条件,见到诸多的古人真迹,为了稳固基础,自幼临摹智永真草千字文》,日写10遍,王羲之钟繇等人均有临摹,尽得绰约、俊逸的姿态,为了预防、消除柔媚气,晚年深入李北海、颜真卿的法帖,汲取阳刚气,增强筋骨。

曾熙评价:“晋人之韵,初唐尚能守之。至宋则角力骋势,争尚偏师。吴兴矫宋四家之习,范以正轨……故吴兴书虽未能上承晋胙,其超宋而集唐贤,固恢恢乎其有余也”,不夸张的说,赵孟頫是近800年,唯一真正悟透、掌握古法的书家,况且赵孟頫有一幅“绝妙字帖”,泄露古人禁传笔法,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此作就是《行书二赞二诗卷》,赵孟頫唯一已知的酒后书法作品,千百年来,佳酿一直是创作的催化剂,张旭怀素,十分钟爱酒后作书,在迷蒙的状态下挥笔,潇洒奔放,不计工拙,极具自然的艺术气息,赵孟頫与他们不同,他恪守古法,从未逾矩,其字端庄典雅、温润秀丽。

然而,这幅醉酒后的《行书二赞二诗卷》,一别往日文人气象,纵27厘米、横456.3厘米,应是大德元年(公元1297)九月所写,款署“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一杯之余,便觉醉意横生。 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中锋用笔,随着势态、心境而变,时而浓润,时而虚灵飞逸。

笔画之间相互缠连,信笔飞动,流畅圆转,无平时刻意营造的端庄感,此作的风格跟颜真气、米芾相似,骏健潇洒,纵逸自如,董其昌看到后,也在卷尾题跋曰:“此卷学颜鲁公兼米海岳用笔,迥异平日之作”,目前此帖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又是真迹传世,颇为稀有、名贵,得到珍存,极少有人见过。

您对《行书二赞二诗卷》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41年前从合肥大兴集被抱养到砀... 张娟今年41岁,自幼被抱养到砀山,成长生活美满幸福,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张娟想找到...
原创 周... 周培公是何方人物?他是康熙时期的大功臣,身为康熙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要助手,他在平定吴三桂起义造反之乱时...
原创 顺... 大清皇帝与一位高僧的神秘预言 在遥远的清朝时代,顺治皇帝的名字可能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关于...
原创 历... 曾经在我为今日头条平台写过一篇关于新疆农机厂的文章后,网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给我留言...
原创 为... 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朝灭亡,皇帝这个词汇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但其实,皇帝...
【方志百科】民国中期修志 民国中期(1938—1945)修志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广东、安徽、山东、河南、河北、绥远、...
原创 刘... “西蜀无大将”这一说法简洁地总结了蜀汉灭亡的原因之一——缺乏足够的将领。三国时期,人才的枯竭是普遍的...
原创 刘... 俗话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在默默支持。但对于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而言,他背后的女人可远不止...
原创 趁... 这篇文章描述了北宋末年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军事失败,尤其是宋朝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以及导致靖康之...
原创 美...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可以便捷地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为您带来不同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