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刘邦成为天子以后,选择继续使用皇帝这个称号
创始人
2025-09-07 06:02:37
0

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朝灭亡,皇帝这个词汇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但其实,皇帝这个词汇传承下来,也源自刘邦的肯定。

那就是刘邦成为天子以后,继续使用皇帝这个称号,来作为天子的尊号。

那么,为什么刘邦要继续使用秦的君主的称号?

1、皇帝的来历

皇帝这个词汇,是秦始皇的原创词汇。秦灭六国以后,秦的君主嬴政有感于自己的成就震古烁今,所以不想继续使用“王”这个称号,打算换个称号。于是嬴政让群臣商议发明一个新的尊号,来做自己的称号。

在这之前,华夏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有过皇(三皇),有过帝(五帝,以及商朝诸帝),也有过后(有说法认为夏朝君主的尊号是“后”,比如这句话:“我后躬行天讨”,这个“后”可以理解成君王的意思),以及王(从西周开始)的称号。所以大臣经过研究,最终嬴政决定:采取皇和帝这两个称号,称自己为皇帝。

当然当代人觉得皇帝这个词汇很寻常,但是在当时,皇帝这个词汇还是一个新鲜词汇——不论是对于秦国人来说还是对于其他六国百姓来说,毕竟听“王”这个词汇听久了,听皇帝这个词,还真觉得比较新鲜——这倒是不亚于民国的老百姓听到大总统这个词。

2、昙花一现的秦皇帝

秦始皇驾崩后,公子胡亥成为了秦的新皇帝。这便是历史上的秦二世。秦二世上台当年,陈胜吴广就起来造反了。

其实小编根据《史记》的描述,对于秦末局势有个看法:那就是即便秦兵做不到镇压六国故地的起义军,但如果能依靠秦兵的战力+函谷关的天险,守住秦本土应该不难。要知道,章邯率领秦兵和起义军交战,也取得不少胜利。甚至秦临时组织的刑徒军,都一度击溃进犯关中的起义军。

但是,因为赵高弄权乃至秦高层的一系列斗争,引起了章邯等人的恐慌,最终导致章邯没有心情和项羽长期周旋,最终倒是局势出现逆转——倘若秦当时的策略是守住本土,或许局势不至于那么惨。

当然,秦二世被赵高杀死以后,子婴设计处决了赵高。在这之前,赵高就认为,秦如今地盘就剩下关中,所以新的君主不能继续叫皇帝了,所以只能叫王。而子婴也确实采纳了这个建议。

子婴做秦王也就四十多天的光景,刘邦大军就逼近咸阳。眼看没有武装力量抵抗刘邦,子婴宣布投降刘邦。

就这样,秦灭亡了。

不光是存在十五年的秦朝没了,更是存在650左右的老秦国也随之灰飞烟灭。

3、刘邦的考虑

秦崩盘以后,经过四年的楚汉相争,汉王刘邦成为新的胜利者,以及各路诸侯的首领。所以,在诸侯的拥戴下,刘邦成为新的天子——至少名义上是拥戴。

但是,关于新朝廷天子尊号的问题,刘邦还是需要经过一番考虑。

此时刘邦面临三个选择。

第一是学习周朝那样,天子的尊号是王。但这个模式行不通——因为早在战国时期,王这个词汇就有些通货膨胀了——因为周天子是王,强势诸侯也自称王。甚至秦始皇的曾祖父在位期间,还和齐王一度有过协议:那就是秦王自称西帝,齐王自称东帝——当然,这个帝的意义,是比王高级。只不过后来因为很多因素,这个计划没能落地。

所以刘邦没必要自贬身价称王。

此外,刘邦名义上的君主(当时已经被项羽杀了)熊心,称号都是“义帝”,所以刘邦更不能称王。

第二,是选择制造一个新的尊号,好比秦始皇炮制皇帝,项羽炮制霸王一样,搞出个新的尊号出来。但是刘邦没有选择标新立异。

第三,继续效仿秦始皇父子,使用皇帝尊号。

在第一、第二选项没有被采纳的情况下,刘邦自然而然选择了第三个选择——那就是继续做皇帝。

毕竟,皇帝是新词,但是皇和帝可不是新词。而且,帝的地位还高。格调也比霸王高很多(春秋五霸名义上还得尊周天子为君上)。

所以,刘邦没理由不选第三个选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斯... 许多人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赫鲁晓夫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推行的首...
原创 谭... 在庐山会议期间,黄克诚与谭震林这两位湖南籍的老战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谭震林愤怒地说:“我们请你上山,...
原创 《... 在《庆余年》中,范闲究竟有哪些精妙手段,令庆帝这样一位冷酷无情的帝王,最终难逃一死呢? 首先,范闲...
原创 台... 近年来,台湾内部的台独分子愈发猖獗,支持“台独”的言论不断高涨,反华势力借助一些分裂力量的支持,极力...
原创 福... 背海则弱,向海则兴。在中国南沙群岛的九章群礁中,有一座由灰沙礁石构成的椭圆形岛屿,名曰“景宏岛”。 ...
王伟宏评《建国者的财富》︱金融... 《建国者的财富:金钱如何塑造了美国的诞生》,[美]威拉德·斯特恩·兰德尔著,陈平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
研讨会丨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文... 2025年5月17日,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2025)”学术研讨会在广东顺德...
原创 慈...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句诗常被人用来表达对清朝末期的深切哀痛。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原创 为... 日俄战争:在一场明显实力悬殊的冲突中,外界普遍对日本的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他们不可能战胜曾经主宰欧洲...
单论刘秀、李世民、赵匡胤这几个... 都算的上是当世名将。 先说刘秀 地皇三年(22年)十月,刘秀与李通从弟李轶等人从宛城起兵,打着“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