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全国劳模解锁京作非遗的“匠心密码”
创始人
2025-08-29 16:31:15
0

刘更生为嘉宾介绍博物馆展品。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人民网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李博)“京作工艺是全榫卯结构,榫卯相扣,不用一颗钉子,没有一滴胶水,却能百年不散,也被称为‘百年牢’。”在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的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全国劳模刘更生向嘉宾详细介绍京作文化和技艺。

日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举办“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工业旅游开放日”活动,旨在推动北京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展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融合的最新成果。

此次开放日活动以“边走边看、边听边学”的沉浸式形式进行。在鲁班亭,刘更生为参观嘉宾讲解了鲁班亭、鲁班碑的历史,让嘉宾了解鲁班文化与京作木作技艺渊源。

刘更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个人作品展正在园区举办,嘉宾们参观展览,聆听刘更生讲述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

园区内承载了163年京作技艺与宫廷匠心的京作非遗博物馆,首次以工业旅游开放的形式亮相。嘉宾们走进博物馆,参观并了解龙顺成的百年历程、家具演变及龙顺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相关知识。

刘更生大师团队展示古旧家具修复技艺。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在古旧家具修复中心(大师工作室),嘉宾们实地了解大师团队的修复流程,以及技艺传承的故事。

作为龙顺成第五代传承人,刘更生师从京作非遗传承人孙月楼,投身行业四十余载,其团队不仅曾仿制经典重器,还在传统技法上不断创新。嘉宾们与“大国工匠”面对面,听刘更生讲解“修旧如旧”细节,近距离观摩大师团队现场展示古旧家具修复技艺,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刘更生为嘉宾讲解鲁班锁的奥秘。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参加活动的嘉宾还走进鲁班学堂,在刘更生和王文光两位师傅引导下,了解木作工具使用方法,制作并拼装鲁班锁,感受传统木作技艺魅力。

“我们联合市文旅局,积极推动北京市打造工业旅游新场景。”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工业旅游开放日”活动是推动工业旅游与非遗文化融合的一项重要实践,通过将“京作文化”与“工业旅游”深度结合,既为公众提供了近距离接触非遗的渠道,也为北京工业旅游增添了“文化厚重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华... 一张保存近百年的照片和三位老革命的故事 作者杜明科 一张拍照于1926年9月的黑白照片,至今还被完整...
原创 1... 中国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拥有同等的享受。在这个观点的影响下, 古代王侯将相的墓...
原创 是... “驰骋百家,引古鉴今”,“证今则不为巵言,陈古则不触时忌”。这是著名的学者,爱国者章太炎刚刚从书斋走...
原创 武... 我相信很多70后80后以及90后的小伙们的童年很多是看着TVB的武侠剧长大的,《天龙八部》、《神雕侠...
打不过几千人的英法联军,清军为... 导语:1860年,为进一步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所获得的在华利益,英法两国组成联合兵团,共计17700人...
原创 司...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皇帝年幼,曹魏无人。 二是司马懿有野心 。 曹魏的政权有着严重的缺陷,曹魏不重...
原创 历... 六、勇冠当时——韩茂 韩茂(?——456年),字元兴,宁夏镇原人。年十七,膂力过人,尤善骑射,为明元...
新书推荐 | 安史之乱:历史、... 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 本书详细讲述了安史之乱的叛乱缘起、唐燕双方的作战计划和早期战事,继而系统...
为什么宋代皇帝的庙号这么与众不... 聊起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庙号,要是你仔细瞅瞅,准能发现宋朝皇帝的庙号那可真是个性十足。为啥这么说呢?因...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究竟在... 通常来说,选都城是件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稳定,要不是碰到特别大的事情,是不会随便换地方的。 但商朝偏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