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860年,为进一步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所获得的在华利益,英法两国组成联合兵团,共计17700人悍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清朝方面对抗军队人数达到了290000。
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号称百万,但实际参战人数只有大约60万,而且武器装备根本不能和英法联军相提并论甚至远落后于清朝军队的装备。
按照作战人数的对比,英法联军和太平军的作战人数比为1.77:60,悬殊明显。那么晚清政府能够消灭太平军,却为何对付不了英法联军呢?
个人认为,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法两国在军事建设上已经走向了现代化的阶段,就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装备的武器设备和参战人员的基本素质来看,清朝军队和太平军都无法比拟甚至远远不如。另外,在先代军事思想的引导下,英法联军利用现代化的作战方式,用海军、陆军相配合的作战方式对晚清的进攻,使得英法联军在短时间内战胜腐朽不堪的晚清军队是必然结果。
太平天国运动是穷苦农民发起的一场反抗晚清腐朽统治的军事起义,但太平军自身的军队素养和武器装备较之英法联军远远不如甚至远不如晚清军队。而且,在八旗军队逐渐被消灭以后,慈禧太后决定利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组建的地方军队对抗太平军。
在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影响下,曾国藩等人引入西方先进的军事观念训练而成的地方武装力量,拥有较强的战斗力,所以初一参加征剿太平军就取得了较大成效。
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对待外国侵略和国内叛乱的应对办法几乎一致,或者咸丰皇帝在面对英法联军的进攻而仓皇逃跑以后,满清统治阶层基本就开始施行慈禧太后后来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国策,将清朝主力军对用以征剿太平军,而对于侵略清朝的英法联军则并没有用尽全力对抗。
而且,当时的晚清统治阶层认为英法联军再是外国入侵也不会推翻清朝的统治,最多只是想要在清朝获得更多的通商等方面的权益;太平天国运动则不同,他们就想清初时期的大西政权,他们的目标就是为了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翻身做主人。所以,晚清统治阶层旨在维护自身的皇权统治,所以对于太平军不遗余力的征剿,而对于英法联军则以赔款、割地只有能保证对中原地区的合法统治就可以。
咸丰朝进入清朝的英法联军虽然是两个不同国家之间组成的联合军队,但英法联军之间的配合默契、进攻有序,联军之间的精诚合作对清朝军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在短时间内便直扑清朝京都,甚至逼走了咸丰皇帝。
而太平天国经过了一段辉煌时期以后,很快便陷入了农民政权争夺权力和分享富贵的恶性怪圈中。军事全盛以后的天京变乱让太平天国彻底陷入了内乱之中,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太平军的内部团结和战斗力。所以,太平军在后期同湘军、淮军等地方武装对抗时败绩连连,最终走向了灭亡。
所以,英法联军和太平军相对于清朝统治阶层而言,有着军事实力和军事意图等方面本质上的区别,晚清军队应对太平军时的不遗余力和面对英法联军的未完全抵抗,都造成了最后的不正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