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25/8/1—2025/8/31
展览地点:山东省文化馆三楼聚雅空间
指导单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文化馆 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
大众网 齐鲁晚报书画院
协办单位:泉城美术
马熙逵个人简历
1987年,生于青岛。设计学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现为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济南市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马熙逵的水粉画既非纯粹的实验性抽象,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写实风景,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平衡——以线条的韵律、色彩的层次以及写意的笔法,构建出一种既通透又富有结构感的画面。作为一位高校教师,他恂恂儒雅,待人温和,在深耕科研的同时,也始终没有间断对绘画语言的探索,并在近年的创作中以更加自由、更具表现力的方式去捕捉自然的内在节奏。这种演进,既源于他对绘画本体的持续思考,也来自对内心感受的诚实表达。而在我看来,这正是他从“想”到“画”的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当山、海、建筑等物象被凝练为点的聚散、面的开合、线的流动……抽象的符码在他的控制中,生发了微妙的对比与呼应。他并不刻意追求透视的准确或细节的逼真,而是以更为平面化的构图和色彩关系的递进,赋予了画面一种如歌的韵律感。同时,水粉这一传统媒介也在他的手中展现出了更丰富的可能性——薄涂时如烟似雾,厚堆时又显肌理分明,水性材料的轻盈与油性颜料的厚重并存的奇妙质感,使他的作品在平面中构筑出深邃的空间层次,寻常的风景也被赋予了超越视觉表象的诗意内涵。
诗意,使他的作品充满想象——教堂的轮廓以寥寥数笔成型,远山的体量借由色调的层叠暗示。正是这种克制的表达,使他的画面更像是记忆的片段,或是某种情绪的凝结,既清晰又朦胧,既形似可辨又空灵悠远。为此,他从不试图以密度来完整画面,而是谨慎地控制着画面的松弛,保留着必要的呼吸空间,并形成一种开放的意味场域。这种意境的经营,让他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视觉愉悦,成为了景致与情感交织的图景。
韩愈《进学解》中“行成于思”的治学箴言,恰可诠释马熙逵近年来的绘画探索。此次展览以“行”为题,是对其阶段性作品的总结,更是思与行良性互动的示范——理论思考赋予实践深度,创作实践又反哺理论更新。对马熙逵而言,这既是一次阶段性的自我审视,也是在绘画中重新寻找平衡的练习。思与行的交织,始终是他默默遵循的朴素法则。
赵杰 博士
2025年6月于山东济南
马熙逵作品赏析
《圣堂》30x42cm 2024.4
《痕迹》25x36cm2025.4
《山有木兮》30x27cm2024.10
《小山》33x26cm2024.10
《岁月》27x38cm2025.1
《山高水远》33x26cm2024.12
《红荺》38x27cm2025.3
《红房子》22.5x38cm2025.1
《观象一路》22x37cm2025.3
《窗语》38x39.5cm2025.6
《望》30x30cm2025.5
《湖光金色》38x27cm2024.8
《窗与蓝》27x38cm2025.6
《金色回忆》40x40cm2025.5
《童话》21x28.5cm2025.5
聚雅书画展览
山东省文化馆聚雅书画展览,是山东省文化馆发挥阵地优势,利用场馆的回廊空间打造的一个书画展览品牌。聚雅书画展览注重艺术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为观众提供一个不同的艺术视觉空间。聚雅书画展览以业内专家推荐提名的方式,推荐作者参展,每期推出两名当代中青年书画家参展,展期为一个月。参展画家均可报名参加山东省文化馆文化志愿者。馆内精心策划展出的每一期展览,深受参展艺术家的高度认可和观众的褒奖。聚雅书画展览拓展了山东省文化馆的展示空间,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全民艺术普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