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15小时,关税或飙升至3位数?访华一事,特朗普提出新条件
创始人
2025-07-30 22:31:33
0

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再次坐到谈判桌前,高强度谈了近20小时,并没有太大进展,但从一些细节可以预见的未来走向。中美双方又将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继续前行?

环球网最新消息称,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在瑞典举行,第一天,双方谈了5个多小时,第二天满打满算不超过10个小时,一天半就出了结果。

这种效率在国际谈判中实属少见,显示出双方对话题和目标的明确性。

此次谈判的核心成果之一,是双方同意推动原定8月到期的关税休战协议继续延长。虽然具体延长期限未定,但外界普遍猜测可能会再延长90天,为双方高层互动提供时间窗口。

然而,美国方面显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为代表的美国代表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是否延长90天的关税暂停期,或者将关税提升到3位数,一切都由总统特朗普最终决定。

美国方面的这一表态引发外界广泛讨论。

在此前的伦敦会谈之后,美国并未再提及大幅度提高关税的可能性,但这一次却提出了这一选项,显然是在对中国施加极限压力,希望迫使中方妥协。

而会谈结束后,贝森特立即将会谈情况汇报给了总统特朗普,特朗普表示:“我感觉比昨天更好!”

在首日会谈中,美方认为中方“不好沟通”,但可以看出最终特朗普仍然对整个会谈感到满意。

但他的态度却一如既往地模糊,这种“不置可否”可能更多是其惯用的谈判策略。

那么对于此次谈判,中国是如何回应的?

中国的谈判代表李成钢在会后同样肯定了此次会谈的重要性,但他同时明确表示:双方将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24%关税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实施。

李成钢的表态潜台词是:如果能够继续暂停执行24%的关税,那自然是好事;但如果美方采取其他行动,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已准备就绪,中方不会犹豫。

整体来说,这次会谈结果就是,中美双方虽未完全达成一致,却也未出现明显僵局,彼此对对方的底线和态度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毕竟,仅靠停战协议维持现状并不足够,两国在寻求经贸协议时面临诸多挑战。

中美有着截然不同的底线和预期,且当前的经济关系较七年前已发生显著变化,要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共识并非易事,此次谈判被外界视为避免贸易战升级的关键窗口。

会谈结束后,外界纷纷猜测特朗普是否会在今后几个月内造访中国。然而,中方似乎对这种高层次访问并不急于回应,这也引起了特朗普的不满。

他一边否认“主动求见中国”的传闻,一边抛出访华新条件:“除非再次收到中方的正式邀请,否则我没兴趣去。”

这种看似矛盾的姿态,实则暴露了其面临的政治压力。

近期美媒频繁炒作“总统对华软弱论”,甚至有报道称白宫内部认为他是“对华最不鹰派的人物”。这种舆论攻势让一贯以“交易大师”自居的特朗普颇为被动。

事实上,他的谈判团队中不乏莱特希泽、纳瓦罗等对华鹰派,这些幕僚多次反对为达成协议而让步。

特朗普此次强调“中方先邀请”的立场,既是为对冲国内批评,也是试图在舆论场重塑强势形象。但专家指出,国家元首互访本就需遵循正式程序,这番操作反而显得刻意。

此外,特朗普近日还释放了另一关键信号:“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这暗示美方核心诉求仍是扩大对华出口和投资准入。

过去一个月,美国先后与日本、欧盟达成贸易协议,通过关税威胁迫使对方让步的策略似乎初见成效。但这套“极限施压”模板在中国面前注定失效。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中心,中国在关税战中展现了惊人的抗压能力——即便面对美国145%的惩罚性关税,中方反击措施依然精准有力。

从长远来看,中美之间的经济博弈不仅仅是关税问题,更是涉及到技术领域的较量、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际规则的重新制定。

未来的数月甚至数年,全球市场将持续关注中美之间的每一次接触和每一步行动,因为它们不仅影响到两国的经济健康,也牵动全球经济的命脉。

这场谈判留下的开放性问题表明,未来的中美经贸关系仍处于动态演变中。双方在各自国内政治、国际压力以及经济利益之间游走,任何一个新的环境变化都有可能打破当前的微妙平衡。

历史经验表明,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相互依存。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本国消费者多支付了百亿美元成本,而中国通过市场多元化和产业链调整有效缓解了冲击。

正如中国官方多次强调的,合作需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若特朗普政府继续将日本欧盟的谈判经验套用于中国,不仅难以如愿,还可能让美国企业错失14亿人口市场的机遇。

眼下,全球市场正紧盯8月12日这个关键节点。若谈判未能延期,中美关税战可能再度升级。

但无论结果如何,本次瑞典会谈已传递出清晰信号: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既有底线思维也有反制筹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王伦被林冲火并到底冤不冤?我认为王伦被林冲火并不算冤:第一,王伦杀人无数;第二,王伦欺压林冲;第三,...
原创 朱... 朱老总心中的毛主席是怎样一个人呢? 朱德和毛泽东二人的交情是不言而喻的,两人并肩作战共同经历风风雨雨...
原创 为... 胡惟庸做丞相是从洪武六年开始任右丞相,到洪武十年改任左丞相,一跃成为了百官之首,而此时也正是他独断专...
原创 郑... 郑和七次下西洋,跨越了明代的永乐和宣德朝代。 郑和下西洋 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
原创 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朝鲜是一个神秘而与众不同的国家。近日,我在朝鲜旅行时,观察到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尤...
原创 只... 前言:燕王朱棣如何凭借少量护卫军,战胜大明精锐,成为一代帝王? [微风]朱允炆的心病 朱元璋65岁的...
原创 因... 众所周知,近代的俄国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从一个面积很小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比我们国...
原创 中... 你知道吗?在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就设立过南北考卷,对我国南部,北部,中部地区分别录取,目的是为了取得地...
原创 遗... 在考古史上,出土的文物,虽然大多数,都来自于墓穴,但是也有的时候,会来自于遗址。其中在湖南长沙的一个...
英雄村支书 —— 李清学 在辽宁葫芦岛的建昌县黑山科乡小台子村,有一位英雄人物 —— 李清学。 2021 年,李清学当选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