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燕王朱棣如何凭借少量护卫军,战胜大明精锐,成为一代帝王?
[微风]朱允炆的心病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子。燕王朱棣眼看皇位继承人要落在侄儿手里,心里很不舒服。暗下决心要夺取属于自己的皇位,因此抓紧练兵,扩充队伍。
朱允炆对此也有所察觉,也在想办法准备对付手握兵权,虎视眈眈的叔辈们。伴读老师太常寺卿黄子澄看到他成天愁眉不展,长吁短叹的样子,就问:“殿下,为何是发愁?”朱允炆说:“几位叔叔重兵在握,怕将来我当皇帝,管不了他们”。
黄子澄一语双关的说:“想当初吴、楚七国,虽然实力非常强大,但是到他们叛乱时,汉景帝一出兵,他们就垮了。叔叔们虽有护卫兵,他们只能守,不能攻。
真的有那一天,你兴师征战,一举可以歼灭他们。您是皇上嫡孙,顺应宗法,将来没必要怕他们反叛”。
?[微风]朱棣造反前因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他就是明惠帝,历史上叫建文帝。
朱允炆当上皇帝后,便召集黄子澄及心腹大臣商议怎样对付几位皇叔。
大臣齐泰认为,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先剥夺兵力最强,野心最大的燕王的兵权,起到杀一儆百。
黄子澄不同意,他说燕王居住北平,手握重兵,早有戒备之心,如果先动燕王,岂不打草惊蛇。到时他们强强联手,我们很难取胜。不如先从另外几个势力较弱的藩王下手,把燕王放在最后解决。
建文帝朱允炆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先把燕王朱棣同母弟弟周王朱肃抓到南京,削去王位,充军发配到云南。湘王朱柏吓得自焚而死,齐王被软禁,接着把代王朱桂削职为民,幽禁在大同。
燕王朱棣看到几个兄弟相继被迫害,考虑到自身的安全,眼前已经是反叛是死,不反叛也是死。于是,带上儿子,以朝贺朱允炆改元为名,到应天探听虚实,已决对策。为了稳住朱允炆,回北平时,故意把儿子留在应天。
??[微风]一招:装疯卖傻赢得先机
回到北平的燕王朱棣疯了,天天卧床不起,口吐白沫,胡言乱语。朱允炆听到这个消息绝对不相信,便三番五次的以探病为由,查看真假。
派去的使臣回来汇报是一致的,燕王朱棣确实疯了。但朱允炆还是不放心,过了一个阶段,他又派心腹大臣再探虚实。使臣走进燕王府刚好和在院中拄着拐杖闲走的燕王打了个照面,看到燕王朱棣目光呆涩,口水直流。
下人把他扶进房中,他大喊;冷!好冷!下人赶紧给他搬来了火炉子,他双手捂在火炉上,浑身打着哆嗦,嘴里还不停喊冷。六月天人们穿短裤还不停的冒汗,使臣们说:“看来他是真疯了。”
听到使臣的禀报,朱允炆终于放下了心,让朱高炽回到父亲的身边。其实,燕王这是忍辱负重装疯,暗地里正加紧操练兵士,准备殊死一搏。
狡猾的黄子澄、齐泰多次劝朱允炆别被眼前的假象蒙蔽了双眼,要提高警惕。朱允炆也听取了建议,加紧练兵,以防不测。
?[微风]惊心动魄的变局
1399年6月,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告发了燕王图谋造反。朱允炆立即下令逮捕燕王府的官员及家属,还特令北平驻军谢贵围攻燕王府。约定颜王府的一些官员做内应,秘密命令北平指挥使张信逮捕朱棣。
张信把这些消息传给了燕王,阎王先发制人,首先把谢贵等人诱入府中杀掉。然后把燕王府内应人员全部抓了起来。
燕王知道反叛朱允炆属大逆不道,人心不服,聪明的燕王借着明太祖朱元璋《主训》上的话:“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由起兵,说帮助朱允炆除奸臣黄子澄、齐泰。
燕王朱棣领兵南下,很快就攻取了蓟州、怀来、永平、通州等地,直指京都应天。朱允炆虽处于正统地位,但生性懦弱,优柔寡断,为了自保,连忙撤了黄子澄、齐泰的官职,并派人求燕王退兵。
燕王不肯就此次罢休,他亲自带兵一路冲杀,势如破竹,要直捣黄龙。朱允炆再次派人议和,只要燕王退兵,愿意割让土地。燕王一口回绝。
这年六月初三,朱允炆看到兵临城下,命令将士死守。但没几天,应天守将王金龙打开京师金川门投降,京城不攻自破。
?[微风]靖难之役
朱允炆下令烧宫,顿时皇宫内火光冲天,烟雾弥漫。朱允炆和皇后跳进火坑自焚而死。后来有人说他从地道逃出了京城。朱允炆是死是活,是一个未解开的谜。
经过三年之战,燕王朱棣于1402年6月终于夺得了梦寐以求的皇位即明成祖。历史上把明朝的这次内战叫“靖难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