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竹编焕新乡村博物馆,苏东坡笔下的“竹夫人”在百丈热展
创始人
2025-07-25 16:31:40
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吴丹婷 李佳佳

当现代人开着空调,讨论着如何抱着冬瓜解暑时,余杭百丈的传梭博物馆与玩竹博物馆里,苏东坡笔下的“竹夫人”正静静“诉说”着古人应对酷热的智慧。

近日,央视报道让“竹夫人”这件消暑神器重获瞩目,两馆以土布包覆工艺与光影竹屏艺术延续匠心,日咨询量增长百余条,不少游客专程探访这两座竹乡小馆,寻找“央视同款”的当代传承。

早在唐代,陆龟蒙就以“冷似龙”赞誉竹夹膝的清凉;到了宋代,苏轼“赠君无语竹夫人”的诗句,更赋予“竹夫人”诗意雅称。这一由竹篾编织的圆柱形器物,巧妙运用“弄堂穿风”原理:气流穿过网眼可带走体热,内部填入薄荷、茉莉等香料兼具提神醒脑功效,成为古人可随身携带的“穿堂风”。《红楼梦》中,薛宝钗以“有眼无珠腹内空”作谜,更让“竹夫人”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

走进百丈镇传梭博物馆,非遗土布正为传统“竹夫人”包裹上柔软外衣。“传统竹篾得兼顾硬度与弹性,但现代人更看重亲肤触感。”浙江土布非遗传承人郑芬兰手持改良版“竹夫人”展示道,她将篾条宽度精确到0.3毫米,外层覆以透气土布。改良后的“竹夫人”,配有百丈竹编匠人手写祝福卡,集车载护腰与安眠伴枕功能于一体。“订单量比央视报道前增长了三倍。”传梭博物馆工作人员指着待发货区说,这些改良版“纳凉雅器”,正通过线上订购走进千家万户。

与传梭博物馆相距仅百米的玩竹博物馆,则从另一个维度对“竹夫人”进行了艺术化创新。2022年春,策展团队将传统“竹夫人”的形态延展为两米高的屏风。设计师以毫米级篾丝编织光影矩阵,通过孔洞的韵律排布,让光线穿过时呈现“虽庭中无水,却见竹海波涛”的奇妙效果。“这不仅是件纳凉器物,更是对庄子‘致虚极守静笃’理念的物化诠释。”玩竹博物馆副馆长赵梦帆介绍道,游客穿行在竹纹光影间,能感受到山水画卷般的意境。离馆时,购买馆内物品的游客还可获赠独具百丈特色的竹纹书签,书签上镌刻着当地竹林的风光,助游客将“百丈记忆”带回家。

“推动千年非遗从展柜走向生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百丈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博物馆群落联动机制,推动竹编技艺纳入“浙江工匠”评定体系,助力山区文化资源实现多维度价值转化,让土布“竹夫人”与光影竹屏成为可触摸、可就业、可研习的文化载体,为乡村振兴提供“非遗活态传承”的余杭样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