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国际贸易关系的不断变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就业情况与前几年出现了显著的差异。
使得如今的考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高考专业的选择与未来的就业前景。
日前,麦可思研究发布了2025年本科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是指就业落实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且市场需求减少或增长缓慢的专业。
注:麦可思研究是一家知名度很高的第三方高等教育管理数据研究机构,参与不少高校就业质量报告的编写,其控股管理方为中信产业基金(央企中信集团、中信证券共同设立)。
麦可思研究每年评出5个本科就业红牌专业,今年的这5个专业分别是:公共事业管理、音乐表演、绘画、法学、美术学。
这5个专业中,有3个是艺术类本科专业,可见艺术专业的就业形势严峻。
其中,绘画专业连续五年上榜,音乐表演上榜了四次,美术学则近两年都上榜。
实际上,艺术行业的就业门槛是比较高的,但前几年,艺术类考生人数持续、快速增加,招生计划也随之增加,导致整体招生质量较低,培养出来的学生艺术素养、专业水准、审美水平明显下滑,导致不少毕业生就业困难。
而2024年、2025年艺术类考生又显著减少,培训行业快速萎缩,又导致这一重要行业吸纳艺术类毕业生的能力显著下降,加剧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
教育主管部门也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要求从严控制艺术类专业设置,高校申请增设艺术类专业,应符合办学定位。对就业率过低、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高校应谨慎增设、及时调减。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环境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未上榜。
环境设计是房地产高度关联的行业,近几年房地产、基建持续低迷,上下游数十个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业绩惨淡。
服装设计行业,互相“借鉴”的情况十分普遍,人才严重饱和。
推测是环境设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转行的很多,因为艺术设计各行业之间的门槛并不高,底层逻辑相似,互相转行是比较容易的,这也是张雪峰老师强调的一级学科逻辑,所有艺术设计类专业都属于设计学类,很多基础的专业课和逻辑是一样或类似的。
建议美术类在校大学生,不管读什么美术专业,将来还想从事艺术设计类相关的工作的同学,一定要坚持画画,看画展,提高自己的绘画功底、创作能力、审美水平;参加竞赛和项目,锻炼表达能力和商业思维。
不管从事游戏设计、互联网、影视、动画、产品设计,还是美术教育工作,想要走得长远、有发展,都离不开美术的本质——绘画功底、创作能力、审美水平、商业思维、表达能力,这五项往往决定你的上限,是你能够持续输出好作品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