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脚大仙分享: 《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下篇
创始人
2025-07-04 02:06:21
0

运 载 千 秋

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下篇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展览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5 号厅

展览时间:2024.5.14-8.14

主办单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

展品数量:230 余件(套)

支持单位: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洛阳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淮北市博物馆、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淮安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扬州博物馆、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张家港博物馆、如东县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林湖越窑博物馆。

展览内容:新时代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沿线八省(市)共开展超过 200 项运河考古工作,60 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 处,新时代百大考古发现 3 处,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阐释,是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生动实例。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与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携手沿线8省(市)共24家文博、考古单位,汇聚240余组最新考古出土文物,联袂推出此次考古大展。

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沿线入省(市)共开展200余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7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处。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寻迹”“探胜”“见证”“融汇”,分别从大运河水工及附属设施考古、大运河城市考古、大运河工商及海丝考古、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四个视角,集中展示新时代特别是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运河考古成果,全面阐释新时代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新变化和新成就。

大运河考古承担了新的历史使命,考古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为大运河沿线多家专题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保护、传承和利用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助推了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已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谢绝未经同意自行拷贝至自己公微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秦朝末年,秦朝占领的关东六国故地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秦武装斗争。而这些武装斗争的领导核心,楚义帝为元首...
原创 大...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保... 民国时期中国有三大军校: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这三所军校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何不同呢? 老百...
原创 戴... 在国民党的眼中,他是杀伐果断的前辈、天生的谍报专家、特工天才; 在共产党的眼中,他是魔鬼,是毫无人性...
原创 清... 总督,清朝时期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乃系清朝官员体系之地方政府的最高官员。品秩为正二...
原创 清... 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清朝在中国历史当中具有着独特的地位。在全世界展开社会变革的时期,...
原创 清... 《过秦论》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天下已定,始皇登基,自然是要大...
原创 清... 府,作为一种地方政区行政组织,随着民国二年(1913年)1月8日公布的《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
原创 南... 1644年3月,“闯王”李自成率大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死前长叹一声“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尔”...
原创 原... 1 雍正,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劳的帝王,作为“康乾盛世”承前启后的奠基者,他在位仅仅十三年就去世了。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