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历史名人旗号,岂能哗众取宠
创始人
2025-07-04 02:05:50
0

视觉中国供图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一定非要蹭历史名人和“超级大IP”才能有市场。

——————————

最近,一些打着名人旗号的“纪念活动”和“学术会议”,引起不少关注和争议。“纪念刘备托孤××××周年”“纪念张飞××××周年诞辰”之类“纪念古人”的会议,或许还能让人理解,但“纪念潘金莲开窗×××周年”“纪念孙悟空诞生××××周年”之类的活动,则有些荒唐了。不禁要问:本来就是文学虚构的人物和事件,而非真实发生的历史,如何能去“纪念”呢?

从一些报道披露的细节来看,不少人参与这类活动,主要是为了“蹭吃蹭喝”,是为了免费旅游。而一些活动主办方和赞助方,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也不介意组织这类活动,花销不算很大,却能起到附庸风雅的作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主办地缺乏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便不想错过任何能与人文话题相关的“流量”。比如,《西游记》这个超级“大IP”,能盘活很多地方的文旅市场,光一个花果山的“真实地点”,就有很多地方争来争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是一个文旅市场上的“香饽饽”,不少地方都以桃源为核心元素来争夺客流。

在如此趋势下,“纪念潘金莲开窗×××周年”之类的活动,也就可以理解了,这既是当地需要的噱头,又能满足一些“专家学者”的需要,简直可以说是“双赢”。但是,最终输掉的是我们对于历史文化的严肃态度,以戏谑姿态面对文化资源,实在不可取。

相关部门并非没有意识到这类活动的潜在危害性。2023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中宣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论坛活动规范管理的通知》,特别提到“随意冠以高规格名号,主题交叉重复、内容空泛等问题”,并要求“各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本领域论坛活动的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文史领域,判断一场活动是否靠谱,除了官方机构的认定,还可以看看论坛、会议有没有浮夸、空洞等现象,说到底,就是主题必须契合实际,讨论必须实事求是。

比如,有些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纪念历史文化名人诞辰、逝世“几百年整”的研讨会议,请业内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就是有价值的活动。反之,研讨主题本来就是臆造的,或者是刻意夸大的,就很容易变成“山寨活动”,既不能让学界业界信服,又容易引发大众吐槽。

严谨踏实,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如果那些打着历史名人旗号的“纪念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真的认为自己是在做专业研究,就应该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少一些自吹自擂的做派。毕竟,从长远来看,自娱自乐的小圈子,是没什么前途的,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声誉。

从发展文旅事业的角度来看,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一定非要蹭历史名人和“超级大IP”才能有市场。比如,新疆喀什、云南西双版纳等地,集中展现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貌,具有很强的旅游市场竞争力。还有一些地区,虽然缺少秀美山川,却有独特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具备差异化的旅游价值。关键在于相关部门认真梳理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寻找个性化的亮点,创建属于自己的独到卖点。如果只是一味蹭历史文化名人的流量,绝非发展本地文旅事业的上策。

随着国人历史文化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都能轻易辨认一场关于历史文化名人的学术活动到底靠不靠谱。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倒逼那些“专家学者”少一些自鸣得意和哗众取宠,踏踏实实做好学问,才能真正赢得尊重和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上册单词... 今天给大家分享:家人们,有没有正在陪娃学英语的呀!今天来唠唠五年级英语上册(PEP)里超重要的这些单...
原创 在...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推翻之后,那时候的人们本以为会过上更加自由,令人向往的生活,没想到是进入到了另一个...
原创 大... 武昌起义以后,全国各省掀起了一波独立的热潮。这些独立的省份中,既有革命党人策划起义独立,也有立宪派组...
原创 大...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原创 太... 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夏商周的奴隶制社会到秦皇汉武的封建社会,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始终走...
原创 吴... 朝廷的更迭期间总是名不聊生、天下大乱,多方面的势力水火不容,争得你死我活。很多势力在这时起义造反,或...
原创 吴... 刘玄初:清初战略大师,险颠覆清康熙,因吴三桂救子心切功亏一篑 关于刘玄初的生卒年份和早年的事迹,其...
原创 她... 在民国丽人王映霞的一生中一共经历过两个男人,郁达夫可以算得上是最富有激情的那一个。在还没有追到王映霞...
原创 恭... 恭亲王是晚清时期,一个被后人赋予巨大希望的人。很多人觉得,如果当初道光皇帝不是选择咸丰,而是选择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