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当天,由上海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办,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承办的“我的世界也精彩——镜映·共生·重构”视觉艺术作品展在南京东路永安百货正式启幕。60位精神残疾人带来69幅作品,大家在“镜映·共生·重构”中共同见证这一场跨越偏见、直抵人心的艺术对话。
艺术为桥:让“特别”的世界被温柔注视
本次活动以孤独症青年乐队的《风吹麦浪》和《远走高飞》拉开序幕,清澈的旋律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深受鼓舞。
“精神障碍群体不仅是需要关怀的对象,更是具有独立创造力与人文价值的艺术家。当他们用画笔、镜头和巧手展现对生命的哲思,就是在重构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知。”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汤艳透露,此次艺术展有着特殊的示范意义。无论是《内观之镜》的自我探索、《裂缝之光》的城市观察,还是《共生之树》的互动共鸣,都是无声却有力的宣言:精神障碍群体不仅是需要关怀的对象,更是具有独立创造力与人文价值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不仅在传递美,更是在消解偏见,在重构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知,这份勇气和坚持,值得我们所有人致敬。
本次作品展从3月8日启动,经过征集阶段、评审阶段、策划布展阶段,历时两个半月,共征集到162幅投稿作品,经过评审团的专业评审,60位精神残疾人的69幅作品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展览。
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是一段突破自我的故事;每一次创作,都是对生命的热烈礼赞。 现场,颁发了“入围奖”和“优秀组织奖”。
共生的温度:从镜映内心到城市共创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展,而是一次社会共融实验。”海燕博客理事长段利丽向记者揭秘策展巧思。本次展览分4个单元,用艺术+科普的方式打破偏见,促进社会共融。69件摄影、绘画、手工作品来自60位特殊创作者。“重点不是技巧多专业,而是每件作品都是他们走出低谷的重生印记——看画的人在看世界,创作者也在通过作品表达他们的世界。”
比如,镜映区的双向镜面装置让观众身影与画作重叠,作品《轻舞飞扬》的七彩羽毛代表着薄冰起舞、向阳而生的那类人,“当正常与特殊的边界在镜中消融,我们开始思考:痛苦与挣扎本就是人类共有的情感。”段利丽补充道。
在共生区,观众将写满祝福的叶片挂上“共生树”。有位观众写下“肆意生长”的叶片说:“这些作品是创作者走出低谷的重生印记。就像那位在康复日记里写下‘画笔是我的第二支药’的艺术家,艺术是他们重建尊严生活的桥梁。”而在重构区的“理想城市”展区,巨大的笑脸映入眼帘。在“东方明珠”摄影作品旁边,是一幅耀眼夺目的“日出”东方,原来城市的温暖,始于每个微小的包容与关怀,正如本次展区最后一句介绍道,让我们凝视“不同”:那是万千星辰中独有的闪烁频率。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还从展览中精选20幅作品做成明信片,让艺术从展馆走进生活。这些温暖的小设计就像日常陪伴,提醒大家:即使经历风雨,我们始终同在。
活动最后,嘉宾们移步至永安百货“绮云阁”——上海解放时南京路上第一面红旗升起处。市精协表示:“选择此地,既是对城市精神的致敬,也寓意着特殊群体与社会共融的新起点。”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日,并启动公益巡展。正如开幕式上孤独症乐队演奏的《远走高飞》旋律所昭示的——当城市学会在镜映中自省、在共生中包容、在重构中生长,每个特别的世界都将绽放精彩。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孙冲
图片 / 马羽欣(实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