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听新诗的“声音” ,李章斌《“声”的重构:新诗节奏研究》新书分享活动在南京举行
创始人
2025-05-12 22:01:51
0

5月11日下午,李章斌新作《“声”的重构:新诗节奏研究》在先锋书店举行新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和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联合主办。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的李章斌 携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诗人朱朱,诗人刘立杆,译者、诗人厄土,学者、诗人李海鹏,结合新诗文本、理论范式,从“古典诗词、‘韵之离散’、现当代诗歌”的角度揣摩、感悟,以“声”为名,穿梭于纸页与“声音”之间。

在海底用“声”探测鱼雷

从新诗节奏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李章斌以其独特的视角对新诗的声音和节奏问题进行别出机杼的解答。他分享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来源——希尼的 《测听奥登》 :“(奥登早期的诗歌)让读者置身于寒冷风景中,被蒙住双眼,被迅速转过身来,解下蒙布,孤立无助地面对……”

为什么用“测定”这个词?对读者而言,这就好像是你被蒙住了一双眼,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地点,忽然之间把你的眼罩给解开,然后你看到一些根本就不熟悉的景物,所以你会很警觉,这时候你就开始测听你身边的声音,或者说你会很警觉周围发生了什么,所以“测听”也有像节奏研究的一个真实的感受,就好像是在海底用“声”探测鱼雷那样——可能既有惊喜,也有一些惊吓,但这总体而言是挺有趣的一个过程。就是说,因为你读到的每一首诗都可能像一道有待解开的谜题,像一个充满未知的方程式一样。

成为他人,走出语言自造的神话

朱朱认为,每位诗人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定的节奏感,“比如说我们回到古典诗歌,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在一个统一的格律下,李白的速度就要比杜甫的速度快。”他提出诗歌在本质上是对于时间的重构,具体到章斌的这本书,朱朱评价:“这么多年来,他的一个持续的深度写作和思考,逐渐地变成一个更具系统性的工程,这也暗含了创作者非常个人的韵律和内在的节奏。”

刘立杆表示,对一个写作人来说,李章斌的《“声”的重构:新诗节奏研究》是一本特别专业的学术研究专著,对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有一定难度,但对于对当代诗歌有所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进入新诗研究的很好的契机,“新诗10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就像当年胡适说的,我们先解决的是现代汉语的问题,再考虑韵律的问题。我们会发现李章斌这么多年来,从韵律节奏到现在的还原诗歌的声音,‘韵律’‘节奏’到‘声’——不仅是一个概念的扩展,而且实际上说出了诗歌在声音方面的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一个人跟事物的关系、跟世界的关系,在这方面章斌做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作。”

厄土作为李章斌大学本科的室友,接着分享了他的阅读体验,“在汉语中,‘声’这个词就是外感于物的,外感于物而行于声,它是可测量的,所以我们今天测量新诗的声音,按理说,用客观的手段能测的只是声,它有大小,由赫兹作为单位, 它是我们内心生命的一个状态和一个流动过程。”

本场活动吸引了许多古典文学和诗歌爱好者,现场还进行了读者交流和新书签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陶善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在古代封建社会,社会阶级的划分极为严格,尤其在外来民族建立的王朝时更是如此。清朝自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
原创 窦... 仁义之名下的夏王窦建德:伟大的农民领袖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枭雄豪杰,其中夏王窦建德可谓仁义之名...
原创 秦... 程咬金和秦琼都在李世民麾下立下赫赫战功,都是唐朝的开国名将,两人都因为功劳被封为国公,国公是古代一种...
原创 马... 马岛战役的启示,在霍去病时期就已经展示过了 2024-09-08 昨天说到水到渠成,可能没有说清楚...
原创 合... 众所周知, 民国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非常有名! 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年,这四大家族...
原创 明...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年号洪武。然而,朱元璋登基后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
原创 拥... 关于三国历史众说风云,每个人因学识不同,站的角度不同或者经历不同,所以,每个人对这段历史都有自己的见...
原创 清... 清朝时期,女囚犯被判死刑后存在一种免死的极端方式,然而这一方法过于残酷,暴露了清朝法制中的一些缺陷。...
原创 清... 作为现代人,我们没法回到古代去看一下古代人的生活,只能从书中或者影视剧中探寻古代人的生活状况。每当我...
原创 国...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败局已定。 1949年12月9日,在解放军攻克重庆前一刻,蒋介石被迫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