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会喝茶的人,往往都懂得三不喝
创始人
2025-05-08 06:17:14
0

作者:每天一本好书籍

听过一个故事:

相传在唐代时,茶圣陆羽曾拜访一位深山老僧,每次见他每次煮茶,总会留下三杯不饮。

当时陆羽不解,便问其缘由。

而老僧缓缓道:“一杯敬天地,一杯敬众生,一杯敬本心。”

陆羽当时沉思良久,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茶的真谛,不在于饮尽,而在于懂得“不饮”。

后来也明白,茶道即人道,懂得留白,方知圆满。

如今的人,喝茶是越来越快,越来越急,却很少真正有人能“品”出茶的滋味。

而真正会喝茶的人,他们往往都懂得“三不喝”——不喝急功近利之茶,不喝执念之茶,不喝浮躁之茶。

这三不喝的智慧,映照的,其实是人生的修行。

01

不喝急功近利之茶

现在很多人喝茶,都是带着目的。

有人为了提神醒脑,一杯接一杯灌下浓茶;

有人听说某种茶能减肥、降脂,便疯狂囤积,日日猛饮。

可茶,本不该如此。

曾有一位年轻人,听说浓茶能加速新陈代谢,便每天喝下大量浓茶,结果不仅失眠心悸,甚至伤了脾胃。

医生告诫他:“茶再好,过量便是毒。”

这让我想起苏轼在《汲江煎茶》中的那句:“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茶,需要耐心煮,需要静心品。

若只求速效,便如同牛饮,再好的茶,也成了糟粕。

老子曾说:“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真正懂茶的人,从不急着把一杯茶喝完。

他们知道,茶要“七分满”,留三分余地,给香气回旋,给时光沉淀。

有时人生亦如此。

那些急着成功的人,往往走不远;

那些急着证明自己的人,往往活得很累。

茶如人生,慢下来,才能品出真味。

放下对速度的执念,茶香才能浸润灵魂。

02

不喝执念之茶

有人喝茶,喝的是茶本身;

有人喝茶,喝的却是执念。

听过一个故事:

曾有一位茶商,他痴迷于收藏“天价古树茶”,花重金购得一饼百年普洱,日日炫耀。

可惜,他不懂储存之道,茶叶受潮发霉,最终成了一堆废料。

他后来懊悔不已,不过却忘了——茶的本质,本不该被价格而定义。

这让我想起毕加索的一个故事。

有人拿着一幅赝品请他鉴定,他看后笑道:“这画是假的。”

对方问:“那真迹在哪里?”毕加索指了指自己的心:“真画在我心里,假画何足挂齿?”

我们要知道“执念如隔夜茶,饮之伤身;放下如新沏的春茗,沁人心脾。”

茶的好坏,不在年份,不在价格,而在饮茶人的心境。

有人执着于“必须用紫砂壶泡”,有人迷信“只有某座山的茶才正宗”,可茶禅本一味,真正的茶道,是随性自然。

就像四季饮茶,春饮花茶清肝,夏饮绿茶消暑,秋饮乌龙润燥,冬饮红茶暖身,而顺应自然,才是智慧。

茶如此,人生亦如此。

我们总在追逐“最好”“最贵”“最稀有”,却忘了——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最平常的日子里。

03

不喝浮躁之茶

如今,“喝茶”也成了一种潮流。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摆出精致的茶具,点上香薰,拍几张“围炉煮茶”的照片,配上文艺文案,发到朋友圈,收获一堆点赞。

可真正坐下来,静心品一杯茶的人,却越来越少。

茶,成了表演的道具,而非生活的滋味。

这让我想起陶渊明。

他归隐田园后,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的茶,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杨绛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茶亦如此。

空腹饮茶伤胃,浮躁饮茶伤心。

现代人总在赶时间,连喝茶都要“快冲快饮”,可真正的茶味,需要等待。

茶桌如镜,照见的是饮茶人的心性。

写在最后:

茶中有天地,不饮是境界

真正会喝茶的人,往往都懂得“三不喝”——

不喝急功近利之茶,因为茶要慢品;

不喝执念之茶,因为茶贵自然;

不喝浮躁之茶,因为茶需静心。

这三不喝的智慧,本质是人生的“取舍之道”。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茶,是修行,是观照。

今日饮茶,可曾留一杯敬本心?

真正会喝茶的人,喝的从不是茶,而是岁月沉淀的从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印度空难调查报告细节公布:飞机... 据新华社报道,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12日就一个月前印度航空客机坠毁事故发布初步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涉事...
杨瀚森10+5+4+3吕佩尔2... 北京时间7月12日,2025年NBA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继续进行,在今天一场波特兰开拓者和金州勇士的焦...
原创 1... 我们都知道伟人的生活作风是极其简朴的,另外由于在先前的革命工作中,伟人的吃饭睡觉时间极其不规律,所以...
原创 小... 刘邦诛杀异姓王的想法是由一个小人物引起的,他让刘邦知道了,兄弟都不靠谱,更别说有兵有权的异姓王了。 ...
原创 广... “东水北桂赵,西水上洋姚”。 这句一直在阳江流传的谚语,说的就是当地的两大家族,其中一个指的就是北桂...
原创 自... 清朝末年,自行车在中国还不是交通工具,大部分的使用者都是西方的传教士。溥仪当时还小,大部分时间都在紫...
原创 兔... 汉高祖刘邦以屠杀功臣而闻名,当然不是说,汉高祖的功臣都被他杀了。事实上,汉高祖十分倚重自己的功臣。西...
原创 老... 老蒋的八大金刚谁最强?谁最瓤? 老蒋治国不行,花样很多。比如身边的干吏,名号还挺多,有什么五虎上将,...
原创 德... 1941年的初冬季节,在寒冷的苏联境内有大量德国机械化部队从西向东挺进,此时的苏联被德国军队追得节节...
原创 一... 作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