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件本土民间艺术精品亮相闵行区群艺馆
展现“海派乡土”生活场景
海派乡土民间艺术展昨天在闵行区群众艺术馆一楼汇艺展厅正式启幕。这场为期1个月的文化展览,汇聚闵行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创作、收藏的300余件本土民间艺术精品,为市民开启一场探寻海派乡土文化的艺术之旅。
展览突破传统展陈模式,打造“客堂古韵”“闺房绝技”“客厅新潮”“书房雅趣”四大生活场景,精选闵行地区海派红木家具、掐丝珐琅、农民画、钩针编结、剪纸、申曲、方言等20余项300余件海派乡土民间艺术作品、研究成果和民间收藏品,并进行解构与重组,展品巧妙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展现“海派乡土”生活的多姿多彩。
序厅的古船模型以上海的家乡船“沙船”为主题,通过精准复原的船模作品,讲述海派城市文明的源头故事。30枚以申曲剧名为题的篆刻作品,带领观众重温本土传统戏剧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客堂古韵”展区,以明式家具配以皮影画与紫砂雕塑作品,还原海派乡土人家待客、休憩的日常场景;在“客厅新潮”展区,“海上蒋家”海派红木家具以其精湛的榫卯结构和揩漆工艺,展现中西合璧的海派审美;“书房雅趣”展区则以明式家具的简练空灵和传世文房用品,诠释本土文人的江南审美;“闺房绝技”展区在展示掐丝珐琅画、香囊、布艺、钩针编结、盘扣画等一众出色的女性主题作品之余,还特别精选了难得一见的百枚历代钩针藏品。
闵行区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本次展览不仅是对民间艺术品的集中展示,更是对“海派乡土”这一文化符号的深度解读。开展首日,“花间对话——中国传统插花简史阐微及传统瓶花和写景花的演示”讲座同步举行,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花艺示范。这也是展览特别策划“五日连台”系列活动的首场。后续还将陆续推出“编结乡愁”钩编技艺讲座、香囊制作体验、布艺创新讲座及钩制杯垫体验等四场活动。展览将持续至12月25日。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