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集艺术科研、艺术创作、艺术教育、非遗保护、文化艺术智库“五位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艺术学术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评审批准的中国第一个艺术学一级学科授予单位,也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单位。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培养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服务于中国的艺术发展,艺术培训中心特举办2025年访问学者传习班、名家高研班、创作研修班,面向全社会招生,由国内顶尖艺术名家及著名艺术理论家和知名学者为导师,同时聘请中国艺术研究院权威专家和全国各大院校知名教授担任授课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员,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中国艺术研究院结业证书》。
01
教学组织
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
02
教学前言与高研班宗旨
前言
碑帖是以历代碑碣、摩崖、造像等石刻及法书墨迹为底本,经拓印技术制成的文献与艺术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存,具有多重核心价值:艺术维度承载书法审美流变,构建完整书法艺术谱系;文献视域蕴含原始历史信息,为史学考据提供实物佐证;经济范畴中珍稀拓本兼具收藏与投资属性,是艺术市场的重要品类,亦是贯通古今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的核心媒介。
金石题跋融艺术价值与厚重学养于一体,准入门槛很高。静默的拓本承载岁月痕迹,却无法直接言说背后的审美意趣与文化内涵,而题跋恰是连接古今的桥梁——通过笔墨注解,使其重焕艺术光辉。这要求创作者具备宽博学识与扎实书艺:既要通晓地理舆地、典章礼仪、职官制度、文字源流、碑刻形制规范等多领域知识,做到考据严谨、言之有物;又要精进书法技艺,以传统笔墨兼具学养与气韵。
本高研班正是立足碑帖鉴赏与拓本题跋两大核心,助力学员深耕此道、精进技艺,为有志者搭建专业研修交流平台。
高研班宗旨
立足拓本本身,融合历史考证、地理溯源、文字解析、碑帖鉴赏等多元知识,培育具有学术素养、实践能力与求真意识的金石文化传承者,推动鉴赏与研究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03
教学理念
(一)教学理念
秉持“因材施教、实践为要、求真守正”的理念,摒弃单一书面理论灌输,立足学员个体差异(创作基础、认知层次、表达风格)精准施策,让学员在实践中掌握鉴赏、题跋创作的核心能力。
(二)教学方法
1.原拓教学:以器物原拓本为教学素材,与导师面对面交流,通过同一拓本不同时期的版本对比,分析年代、赏鉴真伪。
2.靶向授课:针对不同拓本(碑刻、瓦当、造像、摩崖等)的特质,拆解题跋的选题方向、考证维度、文字章法与表达逻辑,教会学员“因拓制宜”创作书写优质题跋。
3.因材施教:根据学员的书法基础、题跋认知与创作状态,提供个性化指导,解决理论盲区、考证与书写难点,尊重并引导学员形成独特创作风格。
5.互动研讨:组织学员围绕拓本考证、鉴赏、题跋构思开展小组交流,结合导师点评与同学互评,深化对金石拓本艺术的理解与运用。
04
考察研学计划
以“溯源碑刻脉络、访贤问道求真”为核心,设计两条特色研学路线,让学员在实地探访中深化认知、积累素材:
(一)北京、河北金石探秘之旅,北京云居寺—易县—定州—曲阳—正定—元氏
沿金石文化富集路线实地访碑:在北京云居寺观摩隋唐刻经;走进易县燕下都探寻战国瓦当、陶文,还有《龙兴观御注道德经经幢》《铁像碑》;探访定州北庄子汉代黄肠刻石、北齐《彭城寺碑》、定州市博物馆北朝精美造像,曲阳北岳庙赏《邸府君之碑》《邸珍碑》,正定隆兴寺一睹《龙藏寺碑》真容,抵达元氏县观看封龙山《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国宝级汉刻。
(二)访上海名家之旅
专程赴上海拜访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先生、西泠印社理事唐存才先生,近距离欣赏二位先生珍藏的金石碑帖及题跋作品,聆听二位先生金石题跋的创作心得、鉴赏技巧与学术见解,搭建与行业名家的深度交流桥梁。
(三)研学形式
采用“专家导览+现场解读+实践研习”模式,每站配备金石学专家或导师带队,结合碑刻实物开展现场教学;要求学员完成研学笔记、拓本赏析报告,将研学所得转化为鉴赏、题跋创作的素材。
05
金石拓本题跋高研班课程设置
1.金石学通史:一天
主讲导师:张振国
金石学概述、金石拓本分类、
何为题跋及题跋之功能、历史演变脉络。
推荐实用鉴赏、题跋所需的工具书书目。
2.经典拓本深度解析:两天
主讲导师:张振国
选取历代金石名品等传世经典拓本及不同时期同一拓本,进行逐件解析与观摩。
3.导师创作经验分享:一天
主讲导师:张振国
观赏导师张振国题跋原作,并由导师亲授题跋创作思路、实践感悟与题跋经验,重点讲解章法布局、释文考证、印章钤印及相关实用技巧。
4.综合创作与点评:两天
主讲导师:张振国
学员自选自备拓本,完成包含书写、撰文、钤印的完整题跋作品;通过分组互评、导师针对性指导,助力学员优化作品,最后进行优秀作品总结。
5.《金石题跋类说》:半天
主讲导师:谷卿
6.访北京听风楼赏珍稀拓本题跋,近距离与名家交谈:半天
主讲导师:鲁九喜
7.访著名青铜器鉴定、修复专家,金石学者贾文忠先生:半天
主讲导师:贾文忠
8.汉唐画像美学:半天
主讲导师:马龙
9.北京、河北金石访碑之旅,北京云居寺—易县—定州—曲阳—正定—元氏—石家庄:六天
11.访上海金石大家、收藏家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先生、西泠印社理事唐存才先生:两天
共16天
06
导师团队介绍
童衍方 - TONG YANFANG

童衍方,号晏方,一九四六年二月生于上海,浙江宁海人。师从著名书画篆刻家来楚生、唐云二位先生。工书法篆刻,亦擅写意花鸟,精鉴赏,好收藏。一级美术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副社长、海上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先后出版《童衍方印存》《童衍方书法篆刻集》《篆刻刀法常识》《宝甓斋集砖铭》《艺苑清赏》《金石永年》《清代金石家书画集粹》《吉金留影》《金石齐寿》《晏方匾额百品》《金罍野逸》《石鼓墨影》《石鼓汇观》《眉寿不朽》《尺木艺光》等。
贾文忠 - JIA WENZHONG

贾文忠,字闻钟,号铜斋,1961年生于北京金石之家,老北京古铜张派第四代传承人,曾就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在职研究生。先后就职于首都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青铜器鉴定专家、书画篆刻家、非遗全形拓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新冰社-金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画院中国金石全形拓贾文忠工作室导师等。
唐存才 - TANG CUNCAI

唐存才,字子穆,一九六二年生,书斋号步黟堂。现为西泠印社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金石碑帖专业委员会主任、海上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师承海上童衍方先生,篆刻初学赵之谦,旋即涉刀二周古玺、秦汉经典,四十余载寒暑不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始苦修黟山黄士陵,得黄氏印风三分。书法重汉魏六朝,亦能水墨小绘,以汪士慎、金冬心诸家为宗。秉承先贤为艺之道,溯本求源,印外求印,步黟堂凡汉晋砖瓦、金石碑版、造像陶文,均兼收并蓄以呈文字之福。此外,创作同时重金石书印画理论研学,黟山黄士陵研究、战国陶文及其艺术研究为其特色。近年出版多部研究著作,并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书法》及《书法》、《西泠艺丛》等杂志发表论文、鉴赏专栏文章四十余篇。
张振国 - ZHANG ZHENGUO

张振国,河北正定人,号棠村、圆振、冀山、冀盦,斋号寂照精舍、二渠堂。雅好金石书画,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金石学的传播与研究,师从海上童衍方先生。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非常艺术》《金石契》丛书主编,《金石研究》杂志编委,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兼研究员,金石契微信公众平台联合创始人,现居北京。
鲁九喜 - LU JIUXI

鲁九喜,祖籍山东,生于70年代,南开大学毕业,斋馆号为养山堂、后千甓亭。
喜读历代金石杂刻,长于鉴赏,于汉魏北朝金石刻辞尤为倾心。
书法擅篆隶,篆字取法秦汉吉金古刻文字,又癖嗜《天发神谶碑》,所作奇崛生动,别具一面;隶则杂综汉隶及明清各家,温润典雅。又长于题跋,以乾嘉金石家为楷模,超迈时流,迥异今声。
谷卿 - GU QING

谷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兴趣集中于宋元文学及艺术史,关注近世学人思想和学术流变。近著有《逸出局部:艺术史六题》《艺可以群:宋画中的雅集》《妙理与高情:南宋词学思想研究》等,整理有《李慈铭致潘祖荫信札》《褚德彝遗印》《黄宾虹批校手钤集古玺印存》等。在《文学评论》《世界宗教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文献》《中国书法》《西泠艺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完成文化和旅游部重大课题委托项目等。
助教简介
马龙 - MA LONG

河南洛阳人,艺术硕士,现居北京。金石学者、书画家、艺术评论家、专栏撰稿人、策展人。主要涉及书画、篆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传统文化、艺术与生活美学的写作。创作以山水画为主,以宋元画法为宗,遍涉诸家,尤其对宋代“米氏云山”及历代青绿山水研究独有心得。
曾供职于北京炎黄艺术馆、二月书坊,曾任《藏画导刊》、《画风》、《云社学刊》、《非常艺术》等多家书画艺术类刊物主编、执行主编。现任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金石契”公司联合创始人及微信公众平台执行主编、大型金石学艺术丛刊《金石契》执行主编。有二十余万字美术理论及美术评论文字散见于各专业类刊物。
曾出版作品集:
中国当代名家绘画品鉴系列——马龙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
小重山——马龙甲午山水册页百二十开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4)
07
学习目标
1.结交金石名家:与金石领域知名学者、专家面对面交流,聆听研究心得与创作经验,搭建专业师生纽带。
2.拓展艺术视野:系统涉猎碑帖鉴赏、拓本题跋等多元领域,贯通古今艺术脉络,打破单一审美局限,建立丰富的金石艺术认知体系。
3. 形成行业圈层:结识各地的业界同仁,构建长期交流合作的优质人脉网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注入新动能。
4. 实地考察访学:走进博物馆、碑刻遗址等文化现场,近距离观摩珍贵碑帖实物,在实景中深化对金石器物的直观认知与鉴赏能力。
5.提升自身水准:全面精进书写、传拓、鉴赏、题跋等核心技艺,积累金石学养与见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能力跃升。
08
主讲导师张振国作品欣赏与教学研学活动

















09
招生要求
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热爱金石文化、碑帖艺术,有志于系统学习碑帖鉴赏、拓本题跋创作的各界人士;
3.各地文博机构、考古单位、美术馆、文化馆、群艺馆等相关从业人员;
4.碑帖收藏爱好者、企业家,书法教育工作者及书法从业者;
5.对古文字、历史、考古、古典文学有浓厚兴趣,希望提升碑帖鉴赏能力的研究者或爱好者。
10
学制与学费
11
课程设置
1.专业课:由各工作室自行安排,导师根据本工作室的专业所长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
2.公共通识课:由艺术培训中心统一安排,全体学员参加。聘请著名理论家、知名学者和著名艺术家授课,内容包括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字学、艺术学、文学及中外美术史、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电视、摄影数字艺术等相关内容,旨在开阔学员思路、扩展视野、增强修养。


文化通识课和专业通识课
12
学业成果与待遇
1、为按照教学计划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学员颁发《中国艺术研究院结业证书》。
2、举办结业汇报展演,论文写作等,并出版画册。
3、优秀学员有资格被邀请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的相关学术交流活动等。

2024级学员结业作品展现场合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2023级学员结业作品展现场合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2022级学员结业作品展现场合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历届教学成果系列作品合集(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13
报名要求
一、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6年1月
二、报名者须提供电子版材料
1. 近期创作作品彩色图片3张(每张作品图片大小3-5mb)
2. 个人1寸蓝色免冠证件照片
3.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
4. 学历证明
5. 填写完整的报名表
以上报名表及报名材料备齐后,请将所有材料打包发送邮箱 zyyyspxzx @126.com(以上件压缩打包20MB以内)
三、报名表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或文章结尾处下载电子版“报名表”
四、报名费
100元
汇款账户: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
账 号:0122012830006923
开户行:中国民生银行北京亚运村支行
(汇款时请注明:姓名、艺培中心导师姓名及班型报名费)
五、招生咨询
联 系 人:臧老师
联系电话:13911291035
微 信 号:z13911291035
邮 箱:zyyyspxzx @126.com
14
录取和报到
一、录取方式
根据学员提交的资料和作品,进行综合评定后,择优录取,录取结果将以电话或短信形式告知,并于2026年1月前发放电子录取通知书。
二、录取流程
录取学员在接到录取通知后将学费汇入指定账户,报到时凭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和汇款凭据报到。
三、注意事项
开学一周后学员主动提出退学者,学费不退。
入学后如发现材料不实,将作退学处理并取消今后报名资格。
四、报到地址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
五、授课地址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教室、导师工作室及各地创作写生基地等。
报名表下载:
请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微信公号点击下载报名表
上一篇:日本根本不买特朗普账!局势紧张之际,高市早苗送中国两句话,台湾专家:日军可能被全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