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二三十年代老北京街景照片,那时候,北京的有轨电车刚开通不久。1924年12月17日北京市第一条有轨电车正式通车,路线南起前门,经司法部街、西单、西四、新街口至西直门,共设14站,全长7公里,配车10辆。照片上有一个地方挂着二友轩的牌子,有说这是饭摊,其实这是位于天桥的茶馆,属于书茶馆类型的,当时还有花市的三友轩、青山居、万乐园等,皆属此类型。二友轩早晨不卖清茶,下午一二时开始说书,连续说到夜十一时。它虽经营茶水,但主要是接待顾客听书,以听单段大鼓为主。
二十年代的北京鸟市以隆福寺和天桥规模最大,其他如白塔寺、土地庙、什刹海、花市等处逢集设摊,一年四季不间断。鸟市中鸟类种类繁多,包括红子、黄雀、百灵、画眉等,颜色、产地、习性各异,满足不同需求。20年代的北京婚丧执事以口子厨师和喜轿铺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服务行业。1929年阜顺喜轿铺为大户举办婚礼,轿队规模宏大,流程包括“亮轿”“发轿”“索包”等传统仪式。那时候,老北京迎娶一般都使用花轿,穷人家雇不起花轿,使用车辆代替也行。一般人家用一乘花轿,殷实富户迎娶时,用三乘花轿,一红二绿,新人一乘是封闭的,称喜轿,娶亲太太、迎亲太太各一乘是放下轿帘的。轿子均由八名轿夫抬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