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洞庭湖畔芦苇随风飘动。段潇摄
洞庭天下水,岳阳文旅兴。4月23日至25日,40余家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代表齐聚湖南岳阳,聚焦大美江湖,深度探索岳阳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岳阳古称“巴陵”,北倚长江、南纳三湘,是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承载着2500多年的辉煌历史,集名山、名水、名楼、名文于一体,汇古色、红色、绿色、夜色于一城。媒体团先后走访了十余处代表性文旅地标。
岳阳中华大熊猫苑集大熊猫主题展示、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三个主要功能于一体,为“熊猫+文旅”经济链提供有力支撑,有效激活岳阳文旅消费市场,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周边产业综合收入增长,成功打造洞庭湖旅游度假区新地标。
小物件带动大产业。临湘钓具产业园建设标准化厂房,释放集聚效应,串起85亿元产业链,年产浮标超 2亿支,成为当地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浮标为引,钓起文旅融合金鲤鱼。园区以产城融合、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举办浮标文化节等 50 余场节会赛事,接待游客超 20 万人次、促成交易量超 30 亿元,让“临湘浮标,游钓天下”成为岳阳文旅新IP。
《潇湘八景图》记录洞庭秋月——月色如银,八百里湖面,碧水如镜、风息浪静。登高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琅琅书声仍在;踏上君山岛,湘妃祠香火缭绕、君山银针散发出淡淡茶香;漫步洞庭湖畔,芦苇绿海随风飘摇、江水中江豚跃舞,候鸟翩翩,“守护一江碧水”尽显岳阳大江大湖的生态底色。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岳阳的文化底蕴远不止洞庭湖和岳阳楼。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故居中两株左公柳无声诉说着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家国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文化园内,楚辞的韵律在碑林中流淌,“香草美人”的浪漫主义追求在天问坛回响;“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张谷英村600余年的天井院落,仍在讲述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家族智慧。
良心堡油菜花节、洞庭渔火季承载生态风,荷花旅游文化节、汨罗江端午龙舟赛传递文化味,国际观鸟节、岳阳马拉松走出国际范。从现象级传播的“流量”热潮,到沉浸式体验的“留量”沉淀,岳阳用文化厚度与生态温度酿造“增量”势能——“半日游”正蜕变为“深度游”,纷至沓来“头回客”正变成络绎不绝“回头客”。
“三湘四水,相约湖南;大美江湖,天下岳阳。”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5月24日至26日在岳阳市举行。“岳阳市人民为使本次大会办出特色、办出亮点,将凝心聚力坚持文旅融合,擦亮岳阳新名片;坚持文旅惠民,提升市民幸福感;坚持办会兴业,激发文旅新活力。推动岳阳文旅风行天下、近悦远来。”岳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峰表示。(谢语欣)
已完成质检的浮标。谢语欣摄
离骚阁与天问台。谢语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