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论坛”开幕,观众戴上虚拟现实设备感受非遗技艺
创始人
2025-10-29 20:01:01
0

10月29日,第二届“人民艺术论坛”暨“人民艺术·匠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模态数字资产建设知识工程成果现场发布,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代表性传承人、文创从业者等聚焦“非遗融入生活”,共同探讨非遗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10月29日,第二届“人民艺术论坛”暨“人民艺术·匠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

走进人大艺术学院展厅,融合静态陈列、动态展演与创新设计的展陈令人耳目一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模态数字资产建设知识工程成果展示区人气正旺。不少观众戴上虚拟现实(VR)设备,“穿越”进入非遗技艺的原生空间。透过视窗,不仅能将展品的材质、细节看得一清二楚,更能沉浸式观察传承人的形态、动作、语音及工作环境。“我看到了匠人们在制胎、掐丝、拓图等步骤中的细致操作,最终制作成精美的景泰蓝花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观众于女士说,戴上另一种增强现实(AR)眼镜,还可以通过眼神的停留聚焦,切换不同的技艺和观察视角。

观众在“人民艺术·匠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通过沉浸式体验了解非遗多模态数字资产建设工程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模态数字资产建设工程构建了系统化的非遗知识体系,同时运用高斯泼溅、体积视频等前沿技术全景记录传承人技艺,并借助混合现实、虚拟现实技术,还原非遗技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实践场景,打造非遗数字孪生系统,从知识、技术、文化三方面推动非遗焕发全新活力。”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淳介绍,该工程是中国人民大学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实践,体现了技术与学术融合创新,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学术范式。

观众在“人民艺术·匠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参观。

论坛上,专家学者通过主旨演讲、专题研讨、案例分享等形式发表真知灼见,并围绕“非遗的学理阐释与价值转化”“非遗的跨界对话与融合创新”两大主题展开对话,共同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新模式,为持续激发非遗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活力贡献智慧与力量。

绚丽多彩的珠绣图卷,秸秆扎刻的琼楼玉宇,栩栩如生的皮影人物……此次“人民艺术·匠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将持续至11月29日,邀观众共赏非遗在当代的丰富功能与时尚表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金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陶瓷胶的应用 设备磨损是制约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火力发电厂的煤粉输送管道、水泥厂的旋风分离器、矿山机械的...
审美力、赏美力与鉴赏力:三者的... 作者 郭连章 在人类精神活动的广阔领域中,对美的感知、体验与评判占据着核心地位。我们常泛泛提及“审美...
大羿2025秋拍 | 以物观心... 当秋意浸润京城肌理,艺术收藏界的目光正齐刷刷聚焦于一场即将启幕的盛宴 —— 北京大羿 2025 年秋...
打造“公园+城市干道”联动赏花... 莲花山公园主会场布置面积逾20万平方米,汇集近320个簕杜鹃品种。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深圳新闻...
从迪士尼到诺贝尔奖,让这份书单... 用迪士尼童话点燃独立阅读的兴趣;随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解锁探索世界的好奇;在诺贝尔文学作品中,构建...
艺评|“我在苦苦打工,AI却在... 《你觉得痛的时刻》 《briDsunG》 《回声》 《逆向工程非通用人工智能诗歌》 《红柳絮...
珂玛科技:先进陶瓷材料应用于锂... 证券之星消息,珂玛科技(301611)11月06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中兵红箭:工业金刚石和培育钻石... 证券之星消息,中兵红箭(000519)11月06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
文玩圈刮起青春风 传统手串变身... 卷卷酥、南瓜酥、虾球……很难想象,这些词语是用来形容手串的。11月6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采访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