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喜欢画画,不喜欢动手怎么办?”“光学绘画会不会太单一,能不能让孩子接触更多艺术形式?”面对家长们的这些疑问,艺思童少儿美术培训给出了答案——开设“手工+绘画”融合课程,让孩子在多元艺术体验中,全面提升艺术素养。
绘画侧重平面表达,手工侧重立体创作,两者结合能让孩子的艺术感知更全面。艺思童的融合课程并非简单地“先画画再做手工”,而是将两种形式深度融合,让它们相互赋能。比如在“森林里的小木屋”主题课上,孩子首先用画笔在卡纸上画出小木屋的平面轮廓和周围的花草树木,这是绘画部分;然后用黏土制作小木屋的屋顶、门窗,用树枝和树叶装饰周围的环境,将平面画作变成立体场景,这是手工部分;最后再用颜料给手工制品上色,让平面绘画的色彩感融入立体作品中。整个过程中,孩子既锻炼了绘画的构图和色彩能力,又提升了手工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课程的融合方式也会有所侧重。对于3-5岁的低龄孩子,课程更偏向手工主导,比如用彩纸折叠小动物后,再用画笔给小动物画表情和花纹,通过简单的绘画点缀,让手工作品更生动,同时培养孩子的色彩认知;对于6-8岁的孩子,会采用“绘画+手工”并重的方式,比如创作“海洋世界”时,先画出海浪和鱼群的平面背景,再用超轻黏土制作立体的海豚、珊瑚,让作品既有平面的层次感,又有立体的质感;对于9-12岁的高龄孩子,则会挑战更复杂的融合创作,比如用素描画出人物轮廓后,用毛线、布料等材料制作人物的衣服和装饰,提升艺术创作的难度和趣味性。
多元艺术体验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还能培养“跨界思维”。艺思童有个学员叫琪琪,以前只喜欢画画,对工手动不动就发脾气。接触融合课程后,她发现用手工能把画里的东西“变成立体的”,特别有成就感。有一次创作“生日蛋糕”,她先用画笔画出蛋糕的分层,再用黏土做成立体蛋糕,还创新地用亮片装饰蛋糕表面,作品获得了学校的艺术奖。琪琪的妈妈说:“现在孩子不仅画画越来越好,动手能力也强了,做手工时还会主动思考怎么和绘画结合,思维比以前灵活多了。”
艺术的世界本就是多元的,绘画和手工只是艺术表达的不同形式。艺思童“手工+绘画”的融合课程,让孩子跳出单一艺术形式的局限,在丰富的体验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全面提升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