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电影融合是艺术共振更是文化战略”
创始人
2025-10-27 14:31:03
0

10月24日下午,由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主办的“北电大讲堂·文学与电影”第二季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启幕。文学界与电影界的重磅嘉宾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加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与电影如何相互赋能、共生发展,续写中国叙事的新篇章。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电影学院的简称,从“北影”更名“北电”,虽改动一字,但内容会更加精彩。她强调,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作新格局,电影教育亟须回答如何从“技能训练”转向“心智培养”的问题,答案就藏在文学中。而北电大讲堂第二季的启动是一次“主动回归”、一次面向未来的再出发,通过与中国作家协会的密切合作,将文学现场、教学现场与产业现场的相互转化,实现教学改革与行业实践同频共振。

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资深制片人江平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电影与文学共生发展的百年历程,指出电影与文学是一对永远不可分割的姊妹艺术。面对人工智能的崛起,他认为人工智能始终无法完全替代文学所能表达的人类真情实感,唯有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真正深入人心的作品。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影视文学委员会主任阎晶明在致辞中指出:“文学与电影的结合,不仅是一种艺术共振,更是一种文化战略。”推动文学与电影融合,是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他对北电大讲堂提出了三点期许:平台升级,打造全国文学与影视融合的智库高地;精品涌现,打造反映时代变迁、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品力作;内容生态;青年成长,鼓励青年学子以文学滋养影像语言,成长为有思想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创作者。

紧随其后的开篇对谈,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孙甘露,与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张冀,共同围绕小说《千里江山图》的影视化改编展开,为文学与电影双向赋能的战略共识提供了鲜活的创作论注脚。对谈从“物质真实”(考据细节构建可信度)、“人物弧光”(普通人身份连接历史与当代)、“结构创新”(迷宫式叙事打破类型窠臼)、“情感内核”(以纯粹情感守住创作“心跳”)四个层面,展示了“文学赋能”的微观路径,揭示了背后的深刻内涵。

孙甘露分享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还原了1933年上海所做的极致考据,并强调这种对物质细节的精准把握,是构建叙事可信度、激起观众想象的基石。张冀坦言,他选择改编《千里江山图》,正是被小说中一群“有职业的普通人”所吸引,看到了与当下年轻人相通的生存状态,从而找到了历史与当代的情感连接点。对谈主持、文学系副教授杨蕊最后总结到,“一切的技术与结构,最终都要落到人最纯粹的情感上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刘忠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公元8年,54岁的王莽在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后,成功逼迫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并接受了婴儿皇帝的禅位...
原创 文...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三国前期,吕布、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扎堆,每场对决都让人热血沸腾。可到了后...
原创 秦... 在《隋唐演义》这本书中,秦琼和罗成的武功非常相似,彼此所学的招数几乎一样。这是因为秦琼曾因误伤人命被...
最新发现!秦始皇祖母陵墓发现灭...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秦始皇祖母陵墓出土的长臂猿为灭绝新物种 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国际团...
原创 日...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盟军将矛头转向东方。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连续失利,海军力量几乎耗尽,同时在...
原创 玄... 一、引言 说到唐朝的魏征,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那个敢于直言直谏的忠诚大臣。无论是在李世民面前,他多次...
国际高端艺术市场推荐艺术家李元... 李元晦个人简介 李元晦,原名李明星。 号古藤居士,1955年生,山东临沂人,毕业于枣庄学院。山水宗...
晶盛机电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基...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晶盛机电(300316)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基于...
原创 商... 夏朝早期,太康因荒淫无度而失去民心,于是东夷的后羿发动了政变,史称后羿代夏。类似的事件在商朝建立不久...
原创 日... 1945年,日军在越南西贡遭遇惨败,大批日军被俘虏。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在这群日军俘虏中,竟然有一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