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画理论》
著者:俞剑华
定价:268元
内容简介
美术史论泰斗俞剑华先生遗著手稿首度公开。先生以抽丝剥茧之功梳理千年画论脉络,以金针度人之心荟萃历代画学精要,构建完整画学范畴体系,开创中国画论研究新境,更是中国画论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扛鼎之作,为当代美术理论研究注入了珍贵的历史养分与思想力量,诚为学界必读经典。
这部著作以七编构筑起环环相扣的完整理论体系:从奠定根基的 “原理论”,到解析核心准则的 “六法形神论”,再到探寻艺术灵魂的 “气韵论”“造化论”,继而深入 “逸趣古今雅俗变化论”“杂论” 与 “两点论” 等关键论题。七大论述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如庖丁解牛般精准剖析心、性、韵、神、意、气、骨、妙、逸、真、趣、雅、俗等中国画核心审美概念,系统性梳理出中国画论绵延千年的发展脉络,让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理论智慧得以清晰呈现。
书中不仅清晰勾勒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演变轨迹,更以辩证视角深刻阐释审美价值体系与创作实践的深层关联,成功填补了传统绘画美学系统研究的空白,堪称中国画论范畴内具有奠基意义的学术丰碑。无论是致力于追寻理论源头的美术研究者,渴望探索艺术真谛的国画爱好者,还是期盼领略东方美学精髓的传统文化追随者,这部遗世佳作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迪与审美震撼,引领读者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国绘画理论世界。
著者简介
俞剑华(1895-1979),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国画家,历任上海新华艺专、上海美专、东南联大、暨南大学、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华东美协、江苏省文联、美协江苏分会理事。俞剑华先生毕生奉献于中国美术史和中国画论研究,成就卓著,著作等身,出版有近千万字的美术理论著作,主要有《中国绘画史》《书法指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中国壁画》《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顾恺之研究资料》《<石涛画语录>注译》《<宣和画谱>注译》《<历代名画记>注释》《<图画见闻志>注释》,以及巨著《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历代画论大观》(10册)等等。他的著作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
BOOK

《素以为绚——莫高窟第172窟研究性复原临摹白描集》
编者:敦煌研究院
定价:198元
内容简介
本书由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编纂,系统整理了该所2019—2024年间对莫高窟第172窟壁画进行的“研究性复原临摹”白描成果。本书辑录苏伯民院长序言及段文杰、史苇湘等学者文章,深入梳理敦煌壁画临摹理念与传承体系,突出盛唐时期艺术高度。该窟壁画技艺精湛、内容恢宏,不仅展现佛国世界与佛教叙事,更融汇唐代社会风貌,具极高艺术与历史价值。本书以白描形式再现唐代线条精神,既是对敦煌艺术价值的再发现,也为公众与研究界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与参考资料。
编者简介
敦煌研究院是我国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成立于1944年,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等石窟群的保护、研究、弘扬工作。八十年来,研究院汇聚了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几代学者,在石窟保护、壁画临摹、敦煌学研究和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是全球敦煌学的核心研究机构与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的典范。
BOOK

《日读经典·历代家训》新春礼盒
作者:孙晓云
定价:186元
内容简介
《日读经典・历代家训》图书日历由孙晓云女士亲笔书写,笔墨流转里触摸经典的温度,纸页光影间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恒的魅力。首创可立式结构,无需手持便可稳立桌边角落,完全解放双手。每一页日历均采用精准模切工艺,可沿预设折痕完整撕下,被“撕下的”日历笺,可用作便签、书签、手账素材。 当我们充实地度过一年,“撕走”珍贵的每一天的日历页,留下的便是一部沉甸甸的值得珍藏的精装书。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老师亲笔创作的春联与福字,将书法艺术与春节习俗完美结合。精美的手工挂件,可作为汽车挂件,悬挂于车内后视镜;也可作为家庭装饰挂件,挂于玄关、客厅或书房,为空间增添中式雅致;还能在节日时作为伴手礼赠予亲友,传递 “福运绵长” 的美好祝愿。独特手书红包,一笔一画间传递着新年的美好祝福与温暖期盼。
作者简介
孙晓云,1955年生于南京,三岁承家传习书画,曾在农村插队五年、在部队服役八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南京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席教授”,南京艺术学院“至美讲席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党中央、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首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获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七次获全国书法大奖。
主要著作有书法理论专著《书法有法》、中华国学德育经典系列小楷《老子道德经》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合辑、《日读论语》,以及书法临本系列《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心经》,行草书主题出版系列《中国赋》《诗意江南》《运河颂》《中华匠心》《大美长江》《丝路情》等。
BOOK

中国当代设计学术思想文丛
《步趋集》
著者:方晓风
定价:149元
内容简介
《步趋集》为学者方晓风先生力作,集结其为《装饰》期刊撰写的数篇文章精华。全书围绕立足当代、关注本土、设计伦理、国别设计、设计历史、设计教育六大维度展开,聚焦园林艺术、设计管理、实践创新及教育等核心领域。方晓风先生力倡设计学科应以实践为导向,理论构建需紧密贴合实际问题解决,同时强调跨学科融合,倡导从技术、文化、经济、社会等多重维度综合审视设计问题。本书不仅勾勒出方晓风先生学术探索的清晰轨迹,更彰显其作为当代设计学界中坚力量的深刻洞察与前瞻视野。对于青年学子而言,此书是启迪智慧、指引方向的明灯;对于设计学科发展而言,它则是鉴往知来、引领趋势的宝贵财富。
著者简介
方晓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美术学院副院长,兼任《装饰》主编。著作有《楼山和鸣的空间叙事艺术——中国传统造园新诠》《设计风眼》《清代北京宫廷宗教建筑研究》《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技艺·名园赏析》《建筑风语》《写在前面》等。倡导以物见人的设计历史研究策略,重视设计的文化表达、设计史的研究,除文献研究外,还应用“逆向还原”的研究方法,更多的以设计思维的角度进行历史与理论的探索。
BOOK

《1/4:“世界最美的书”文字排版选集》
主编:赵清
定价:317元
内容简介
赵清从收集第一本“世界最美的书”开始到现在,算来也有近10年,期间先后编辑出版了《莱比锡的选择——世界最美的书2004-2023》《翻阅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1991-2003》两本辞典级的合集,呈现中国加入参评前后,两段时期的获奖作品总目。
《1/4:“世界最美的书”文字排版选集》是赵清这一项目的最新作品。书中选100多册获奖书籍,占莱比锡35年获奖总数的1/4,囊括了这一书籍设计领域世界最高荣誉中,文字排印最顶尖的一批作品,并以高精度扫描,以原书页面1/4大小呈现排印细节。
淡灰色的页面书影之上,朱色的正文排印翩然而落。未竟的留白何以广阔延展,序言为这种尝试的解读打开了全新视角。更有作者朋友们关于“莱比锡”的有趣留言,独家收录。
编者简介
赵清,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会员,南京平面设计师联盟创始人,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会员。2000年创办“瀚清堂设计有限公司”并任设计总监。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审,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设计作品获奖或入选于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重要的平面设计竞赛和展览,并获得了英国D&AD黄铅笔奖、美国纽约ADC金方块奖、日本东京TDC“tdc”奖、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书籍设计作品四十多次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
BOOK

《如何拯救艺术品》
著者:[德]法比耶娜·梅耶尔
[德]西比勒·乌尔夫
绘者:[德]玛蒂娜·蕾卡姆
译者:崔晋
定价:98元
内容简介
当艺术品 “生病” 时,谁来为它们 “问诊开方”?——《如何拯救艺术品》带你揭秘修复师的 “魔法世界”,从达芬奇的画布到当代装置艺术,解锁文明传承的幕后密码!全书围绕艺术品修复展开,深入介绍了艺术品修复师的工作。两位作者分别是纸质艺术品、绘画和雕塑修复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结合自身经验,为小读者呈现了这一独特职业的魅力。
书中虚构了一幅名为《雨果》的画作被偷又找回的故事,生动展现了艺术品在流转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损坏,如颠簸、受潮、沾染污垢等。在讲述修复过程时,详细介绍了修复师如何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如使用 X 光、显微镜、紫外线和红外线等检测艺术品,通过采样分析确定材质,这些技术帮助修复师深入了解艺术品的状况,制定修复方案。此外,还介绍了当代艺术的特点和修复挑战、当代艺术材料多样且不稳定、修复师需要与艺术家沟通获取信息。
此外,本书也阐述了艺术品保存的重要性,强调艺术品是人类文化记忆的载体,修复师的工作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不仅能满足小读者对艺术品修复的好奇,普及相关知识,还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普及性专业资料。与此同时,《如何拯救艺术品》强调了艺术品作为人类文化记忆的重要性,呼吁小读者重视艺术品保护,这对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著者简介
法比耶娜·梅耶尔,攻读“纸上艺术品、图书馆及档案藏品的保护与修复” 专业,目前在柏林国家博物馆的铜版画室担任修复师。她凭借专业所学和实际工作经历,积累了大量关于纸质艺术品修复的知识与技能,这些经验为《如何拯救艺术品》一书提供了关于纸质艺术品修复的专业内容支撑,使读者能深入了解纸上艺术品修复的细节和流程。
西比勒·乌尔夫,攻读“绘画和彩绘雕塑的保护与修复” 专业,就职于莱比锡大学,负责保管有着600年历史的艺术藏品。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她对绘画和雕塑的修复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其专业知识和实践成果在书中得以体现,让读者对绘画和雕塑修复有更全面的认识。
绘者简介
玛蒂娜·蕾卡姆,她是德国柏林的一名游戏艺术家兼自由插画师,在图形设计领域接受过系统教育,曾在纽伦堡和伦敦学习平面设计。玛蒂娜・莱卡姆在插画创作方面经验丰富,风格独特,为众多出版物绘制插画。在《如何拯救艺术品》中,她的插画与文本紧密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品修复的过程、艺术作品的特点等内容,让书籍兼具趣味性与可读性。
BOOK

《金色阳光》
著者:邹雷
定价:28元
内容简介
这个故事讲述了小学生袁非在暑假来到非洲桑给巴尔,看望在此支援医疗建设的爸爸,也一路寻找着曾经在照片上看过的金色阳光的景象。书中描述了非洲的风土人情,刻画了中国援非医疗队过硬的医学本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本书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工作和贡献,对中非友谊及当下生活有更真切的思考。书中故事充满了正能量,中国援非医疗队的专业精神和大爱无疆的情怀,将激励小读者成长为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著者简介
邹雷,作家,中国作协会员 ,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机关作协主席、江北新区文联副主席、江北新区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城市中校》《英雄末路》《人生的战争》《铜哨声声》《行走的学校》,长篇报告文学《飙风铁骨》《永鼎之路》《南京·东京》《卢志英中队》《中国少年“新旅”路》《燃烧的生命》,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优秀国产纪录片编剧奖”、全国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连续剧金奖、江苏省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南京市第七届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首届全国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征文大赛二等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上海好童书奖、金陵文学奖、陶风图书奖等奖项。
文字 | 苏美社
制作 | 四加
校对 |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