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时尚果真是个轮回。
比如,80年代流行的喇叭裤,在沉寂了多年后重返时尚界,成为当下潮人必备的时尚单品。
再比如,今年冬天突然流行的“厚黑风穿搭”,村姑陈仔细一看,这不就是10年前流行的黑色打底裤+宽松上衣吗?
时尚圈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流行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几种元素翻来覆去。
就像每年冬天,茶圈中都会重新流行起来的保温杯焖茶一样。

最近降温,毫不意外地又收到不少茶友的私信,都在问焖茶的事。
“焖茶怎么焖最好喝?”
“焖出来的老白茶会更香甜是真的吗?”
“你们家怎么不送焖茶壶?”
村姑陈不想扫兴,但必须要实话实说。
保温杯焖茶的喝茶方式,不建议茶友们跟风效仿。
干茶投进保温杯,注入沸水焖泡,看似方便省事,随时都能喝上热茶,实则弊端重重。

《2》
长时间高温浸泡,是泡茶时最需要避免的情况。
而保温杯的保温功能,恰好创造了这样的条件。
正常的功夫茶冲泡,讲究快出水。
用高温激发出茶叶的香气与滋味后,就立刻将茶水分离,以保证茶内质的均匀释放。
而保温杯焖茶,是用高温不断榨取茶内质。
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沸水中,芳香物质和维生素会被大量破坏,茶香不再高扬,反而变得沉闷、乏味。

在高温的持续刺激下,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苦涩物质也会过度浸出。
这些物质一旦过量释放,会使茶汤变得苦涩、煞口,喝起来毫无愉悦之感。
一泡茶叶鲜活的风味和层次,都将在焖泡后荡然无存。
很显然,焖泡后的茶叶几乎失去了所有品饮价值。
对于一些肠胃脆弱,或者患有结石的茶友来说,更要避免喝这样的浓茶,对身体很不友好。

《3》
既然如此,为何保温杯焖茶还能在每年冬天卷土重来?
这其中,少不了一些茶掌柜的推波助澜。
相信茶友们也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一些线上销售的老白茶,不仅价格便宜,还附赠保温杯、焖茶壶等赠品。
而茶掌柜们,往往会用“焖泡更方便”、“焖泡更好喝”之类的话术,极力推荐你用附赠的焖茶壶泡自家的老白茶。
其实,适合闷泡的不是老白茶,而是做旧老白茶。
通过渥堆发酵等手段,这些茶掌柜能让品质很一般的新白茶颜色加深,看起来就像是年份久远的老白茶。
经历了粗暴的加工,这些茶叶本就稀薄的养分早已被大量损耗,品质严重受损。

如果正常用盖碗冲泡,做旧老白茶香气微弱、茶味寡淡的缺陷就会暴露无遗。
只有用保温杯或者焖茶壶长时间焖泡,才能榨取出一点可怜的内质。
内质稀薄的茶,焖泡出来当然不会有苦涩味,甚至,还会有微微的甜味,给茶友一种好喝的错觉。
然而,做旧茶在焖泡的同时,除了焖泡出稀薄的内质之外,也会焖泡出因做旧工艺而产生的不良物质。
喝焖泡的做旧老白茶,很有可能把这些脏东西一起喝下肚。
所以,遇上附赠焖茶壶的便宜老白茶,还请茶友们多几分警惕。
收下免费的赠品,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4》
冬天想喝一杯热茶,不用焖泡,有更好的方法。
不仅有,选择还不少。
要品茶汤的层次感,就用白瓷盖碗泡功夫茶。
用盖碗冲泡,快出汤。每一泡茶汤即冲即喝,不仅能保持茶汤温度,还能清楚地品味到茶汤的层次与变化。
另外,冬天也是正适合煮茶的时候。
品质上乘的老白茶,煮出来药香四溢,汤感醇厚,是驱寒暖身的一把好手。

煮茶时,虽然茶水不能分离,但短暂的煮不是长时间的焖泡,控制好时间,茶汤就不会变得浓苦。
如果想更省事一些,推荐茶友们入手一个保温杯垫。
这类保温杯垫功率不大,可以调节温度,小小的一块放在桌上也不碍事。
泡出来的茶汤用公道杯或玻璃杯装着,放在保温杯垫上,就能一直维持在一个适宜的温度。
这些方法,都能在冬天喝茶时兼顾茶味与温度,让我们喝上一杯香清甘活的热茶,茶友们何苦再去喝那不健康的浓茶?

《5》
冷泡茶、保温杯焖茶,每年一到相应的季节就会准时返场,成为流行话题。
但这些看似新潮、方便的喝茶方式,其实都有自己的不足。
只是在部分茶掌柜有意无意的宣传下,很多茶友只看到了其方便的一面,却忽略了它们对茶叶风味和健康的影响。
无论初衷如何,焖茶在当下的环境中,已然成为做旧茶的遮羞布。
用粗暴的方法榨取内质,以掩盖茶叶本身的缺陷,怎么看都不像是值得学习的泡茶方法。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