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韵墨痕 绘七里风华——杨春茹彭城七里写真钢笔画作品展开幕
创始人
2025-10-21 22:36:13
0

一根钢笔,勾勒千年文脉;万千线条,复刻七里记忆。10 月 21 日上午,徐州云龙区图书馆内墨香氤氲、人流涌动,“线韵墨痕 绘七里风华——杨春茹彭城七里写真钢笔画作品展” 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画展的作者杨春茹今年83岁,退休后,她将对城市的深沉热爱,倾注于钢笔尖梢。本次展出的全部作品,都来自她一次次漫步彭城七里街巷的写生——她用最纯粹的黑色线条,为 42 处承载历史记忆的地点,绘制出一幅幅细腻的“写真”。

“彭城七里轴线上的古建,无疑是传承城市文脉的有形的物质载体,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前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倍加珍惜和爱护。”杨春茹说。

从未系统学过钢笔画,却用机械制图功底画出了古建的魂。 开幕式上,杨春茹讲述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学时期热爱美术的她,每逢假期便到机械厂协助绘制机械制图,精准细致的技法积累成为日后创作的 “独门秘籍”。

退休后,对徐州的热爱让她拿起钢笔走进彭城七里的街巷深处,一次次实地写生中,她坚持 “求实写真、分毫不差” 的原则,用纯粹的黑色线条复刻古建的一砖一瓦、一窗一棂,小到斗拱的纹路,大到建筑的整体格局,都力求与实物完全契合。“彭城七里的古建是传承文脉的有形载体,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 杨春茹的话语里满是对城市文化的敬畏。

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的是 “图文互证” 的呈现方式——每幅钢笔画旁,都配有本地文史专家精心撰写的解说文字。当观众凝视画作中细腻的线条,既能感受古建的视觉之美,又能通过文字读懂其背后的历史渊源、人文故事,让静态的画作成为可观、可读的文化载体。漫步展厅,从青砖黛瓦的老宅到飞檐翘角的古建,42 幅作品串联起彭城七里的历史脉络,黑色线条在白纸上勾勒出的不仅是建筑轮廓,更藏着城市的记忆与温度。

“这些作品不只是简单的景物复刻,更抓住了历史建筑的‘神髓’。”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赵明奇观展后深有感触,“一位八旬老人用这样的方式守护城市文脉,既是文化理想的坚守,更是值得学习的表率和模范。”

云龙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张美丽表示,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杨春茹的画展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这些画作,市民能更清晰地读懂彭城七里的‘前世今生’,从而激发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共同参与到守护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的行动中来。” 未来,云龙区将持续搭建文化创作平台,鼓励更多艺术家、文化工作者深耕本土文化,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共同擦亮云龙的文化名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充沛的文化动力。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 11 月底。杨春茹用匠心勾勒的每一道线条,既是对彭城七里历史风物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无声呼吁:让沉睡的古建在笔尖苏醒,让城市的文脉在展厅流动,让更多人读懂徐州的历史厚度与文化魅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赵天

通讯员 马嘉旎

校对 盛媛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在非洲的广袤土地上,有一种水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它不仅能够激发味蕾...
原创 被...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外国政要来华访问时,能进入毛主席的小书房被认为是极为荣幸的...
原创 她... 曾宪植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备受尊敬的传奇女性,她不仅拥有出众的才智和美貌,还因其杰出的贡献和坚定的革...
原创 诸... 谈到诸葛亮,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他在茅庐中便推演出天下三分的局势,或是他在与曹魏对抗时的巧妙计谋——草...
原创 1... 在清朝时期,外蒙古一直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国。然而,随着沙俄的干预,外蒙古逐渐走上了独立建国的道路。直到...
三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的3个女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熟悉的节律中,浮现的全是三国时期的那些历史人物。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案值达1.2亿元!海南摧毁特大... 记者从海南省公安厅获悉,2025年10月,海南警方在海口、文昌、定安和广东珠海等地同时开展收网行动,...
原创 5...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胜利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朝鲜半岛。随着战争的结束,部分中国志愿军被派驻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