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胜利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朝鲜半岛。随着战争的结束,部分中国志愿军被派驻到朝鲜,协助战后重建,帮助当地民众恢复生活秩序。这个任务持续了数年,直到1958年,志愿军才陆续接到回国的命令。 当大多数战士因为即将回到祖国而兴奋不已时,王兴复却感到心情复杂。他与其他战士不同,并没有迫切希望回国,因为在朝鲜,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了他一生的人——吴玉实。这位年轻的朝鲜姑娘与王兴复之间的感情逐渐发展成了深厚的爱情。然而,军令如山,中国志愿军严禁与朝鲜人结婚,这成了他们之间的最大障碍。 王兴复陷入了深深的两难境地。他的上级曾经暗示过:如果你真的想和她在一起,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复员。 这意味着,王兴复必须在继续留在朝鲜还是回到祖国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王兴复的故事开始于他在朝鲜执行战后重建任务时。战争期间,吴玉实的家遭受了严重的创伤,她的两个兄弟在战斗中相继牺牲,只剩下她和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王兴复被安排负责帮助重建她的家园,并承担起照顾她们母女的责任。 在共同度过的日子里,吴玉实逐渐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战士产生了深深的仰慕,而王兴复对这个坚强的女孩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起初,他只是把她当作一个需要照顾的妹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逐渐升温,发展成了深刻的爱情。对于王兴复来说,吴玉实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照顾的女孩,更是他在这片异国他乡找到了的温暖与归属感。 1958年,志愿军接到了回国的命令,许多人因即将回到祖国而欣喜若狂,但王兴复却陷入了困境。他深爱着吴玉实,两人早已约定要共度一生,但部队的规定却明令禁止志愿军与朝鲜人结婚,这让他进退两难。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但作为一个男人,他又无法抛弃自己的爱人。 无奈之下,他去找上级寻求帮助。上级并没有直接阻止,而是隐晦地提出了复员的建议。这个选择意味着王兴复要离开自己忠诚的军队,放弃在朝鲜的援建工作,而这一决定对他来说并非易事。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决定先征求吴玉实的意见。 如果我不回国,你愿意嫁给我吗?王兴复试探性地问道。 吴玉实微笑着点了点头:是的,如果你愿意留在这里,我愿意嫁给你。她的话让王兴复感到内心的宁静,他终于下定决心,选择复员,并向组织提交了申请。经过长时间的审批和与朝鲜相关部门的沟通,王兴复终于获得了留在朝鲜结婚的批准。当时的规定要求,在朝鲜定居的外国人必须加入朝鲜国籍。为了与吴玉实结婚,王兴复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中国国籍,成为朝鲜公民。1962年,他们的婚姻最终得到了朝鲜政府的批准。两人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虽然生活简朴,但充满了温馨与幸福。 婚后,王兴复在朝鲜的生活渐渐安定下来,他成为了一所华侨小学的校长,专注于教育事业。他教授孩子们中文和汉字,讲述中国的历史和志愿军的光辉事迹。这份工作不仅让他为朝鲜的华侨社区做出了贡献,也让他与祖国保持着一份心灵上的联系。 尽管生活逐渐稳定,王兴复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他常对妻子吴玉实说:我永远是一个中国人,总有一天,我会回到祖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兴复的思乡之情越来越浓。他开始打算恢复中国国籍,并最终返回祖国。吴玉实理解丈夫的心情,体贴地对他说:如今我母亲也已经去世,我们在朝鲜的牵挂已经不多了,我愿意和你一起回到中国,过我们剩下的日子。 这个决定让王兴复深受感动,但重返祖国并非易事。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想要恢复中国国籍需要办理繁琐的手续。尽管如此,吴玉实没有放弃,她多次前往政府部门了解情况,并办理相关手续。 终于,在1970年代末,王兴复和吴玉实向中国驻朝鲜大使馆递交了回国定居的申请。经过多年努力,他们的申请最终得到了批准,吴玉实也正式成为了中国公民。 1981年,离开祖国二十多年的王兴复带着妻子和孩子们,终于踏上了回到祖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