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旅游协会最美小镇分会主办的“第十三届白鹿·中法古典音乐艺术季——中法音缘·文商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彭州白鹿音乐小镇召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吴必虎教授应邀出席。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一)中法音缘·文商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很多年前,2008年地震之前,我做过成都的旅游总体规划。彭州,包括消失的山沟,现在山沟又开发出来了,这些地方都去过。当时来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变成危房的教堂,教堂后来被地震毁了,但是现在都重建了。昨天晚上我非常感动,一方面是看到教堂修旧如旧了,另一方面欣赏了中法的音乐家,特别高雅的艺术家的演奏。
因为时间关系,我想讲两个观点:
1.音乐具有治愈功能。音乐怎么治愈人,这方面我不专业,但是我知道有很多人需要治愈。因为根据统计,我们中国14亿人中,轻度的忧郁、中度的抑郁,总的来说达到近亿的级别了,特别多的人抑郁。
为什么抑郁?太“卷”了。官员太“卷”了,一个人干活、五个人巡视,压力特别大;企业家太“卷”了,特别民营企业家很“卷”,有的都跳楼了,特别抑郁;教授也挺“卷”的,因为一篇文章根本评不了教授,需要发表越来越多的文章。
所以被“卷”的人从幼儿园开始就很“卷”,可能欧洲人根本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卷”。瑞士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觉得在小镇里待着蛮好的,那么“卷”干嘛呢?根本没有必要卷。
而且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以后不用干活,农民不用种地,工人不用挖煤,因为都是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干活。所以未来政府最担忧的就是老百姓跟政府说我要工作,文旅局长说你们不用工作了,一人发一根鱼竿钓鱼。
需要治愈的人非常多,所以音乐家任务很重。现在纽约大学有一个系叫戏剧治疗系,整个系就是通过音乐、通过戏剧、通过艺术,让各种心理疾患的人能得到治愈。旅游是非常重要的治愈方式,关于音乐和音乐小镇,白鹿小镇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就是我们特别需要音乐来治愈。
第二点,我想说文化。因为光有旅游、光有体育、光有商业,没有文化,是很难长久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投资,特别是政府的投资,几十个亿投完以后没人去的情况挺多的。我就不讲具体的地方了,投资二三十个亿,最后没人去,去的游客比当地的管理员还少,出现游客少、管理人员多的现象,这种小镇挺多的。
所以我们就发现一个问题,旅游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就像中国的诗人很多,但是写诗能够被别人记住的很少。开旅游有关的会议的时候,每个干部都会发言,我发言几分钟、他发言几分钟,但是能够把旅游讲透,并且准确地指出这个地方应该怎么做旅游目前的官员不多。
疫情来了怎么防疫,大坝要建多高?关于这些方面,领导们不敢随便发言的,因为发言之后有可能会被倒查20年,而关于旅游,即使被倒查20年也查不出问题来,所以这就导致旅游局长特别难当,旅游投资特别难投,旅游运营特别难运营。根本原因就是官员也好,投资商也好,包括游客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特别难。
经常有人说,我们要研究旅游、要填写问卷,问问大家需要什么。但你问完以后,建起来3年都过去了,当时有这个要求的人早就产生变化了。所以像巫总这样做旅游能做成功的太不容易了,我觉得你太牛了,把白鹿小镇做成大家喜欢的样子。
因为搞旅游的难度就在于你不知道游客需要什么,政府也不知道投了以后能不能赚钱。但是我告诉大家一个基本靠谱的特征,就是把这个地方的文化深度挖掘,并且把它表征出来。表征什么?这就很有讲究。
比如瑞士那个小镇,虽然我没去过,但是它的特点就是把瑞士的文化体现出来了。我们成都有非常好的文化,我们彭州也有很多的好文化。因为成都位于盆地地区,受到外来影响比较少,不像北方的河南、山东,受到游牧民族的冲击多,过去的很多文化就变了。现在普通话有4个声调,原来古汉语远比4个声调多,但是“蛮族”即草原上来的人学不了那么多声调,就进行了简化。但是像南方的福建、广东等地区,保留了很多古音,成都就是保留很多古代文化保留得比较好的地方。但是他不满足于此,现在又与法国的文化进行结合。
彭州这个地方的文化,就是传教士带来的法国文化和本地的文化一结合,就形成了华西地区一种独特的混合文化。我认为文化的生命就在于融合,来自于四海,融合成自己。一个是四海,一个是自己。你如果天天吸收外来文化,最后没有自己的东西,这样也不行。而如果排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那样也不行。因为我发现,很多中国的医院、大学,当年都是传教士带来的。比如北大最早叫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第一任校长是外国人、是传教士,因为清朝的人不知道怎么办现代大学。
所以我认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就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其他的地方很难模仿。所以彭州把传教士带来的文化和我们本地的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
今天座谈会椅子上有一张菜单,菜单里面可以发现既有很辣的川菜,也有欧洲法国的法餐,这就是文化的融合。所以你如果想让自己在旅游行业的投资不失败,就要把文化挖掘出来,并且表征出来。
我总结一下:1.嗷嗷待哺等待治愈的人非常多,所以做音乐小镇是很有前途的。因为有那么多需要被治愈的病人,而这个小镇就是一个医生。
2.这个“医院”具体应该怎么建,疗愈具体应该怎么做?还是应该有地方性的特色,还是有文化影响的。有了文化,并且把它表征出来,就能保证这样的投资是会成功的。
谢谢大家,见笑。

(二)主旨演讲: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与音乐艺术旅游路径

尊敬的佘秘书长、王敏局长,巫总,还有来自欧洲的各位嘉宾,大家好!
我讲的题目是关于一个大的国家政策,关于中央“十四五”规划当中的一些思想,以及国务院制定国家旅游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来的,到“十四五”末,即2025年年底要建设一批国家级的旅游休闲城市。
什么叫旅游休闲城市?理论上、学术上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我们最近几年,受文旅部委托,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包括“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的标准”。结合这些研究,会提到一些要求。
比如成都整体作为一个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还是我们彭州市可以单独申请?要申请或者创办这样的一个旅游休闲城市,跟过去的旅游城市有什么不同?
很多年以前,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中国原来的国家旅游局一起提出了一个标准,叫“最佳旅游城市”,当时杭州、成都两个城市作为首批入选的,后来又加了大连。
到今天我们提到一个旅游城市的时候,不仅仅讲旅游,还会讲休闲。休闲意味着度假,意味着人很闲,我们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休闲社会,即大多数人找不到工作,不需要工作,因为大部分工作都被机器、人工智能、自动化替代了。
同时人口老龄化和长龄化呈现上升趋势。长龄化是指人退休以后,一直到死亡之前,过去是10年,现在是20年,甚至30年,即到80岁的时候,你还可能看到一个人在自驾,跑到白鹿镇来玩。所以这导致我们社会不需要长时间干活,但是需要休闲,所以休闲成为一个人类社会的维持稳定的重要社会组织方式,而不是勤劳、天天上班,“5+2”、“白+黑”。过去政府一个重要的表示自己很努力的形式是通过这样。
但是社会呈现出另外一种情况,即明明不需要很多人工作,可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工作特别忙、特别紧张,因为大多数工作是无效的,可以不做的,但是我们非要做,所以社会亚健康的人很多。
由于这种情况,国家也认识到这样一种社会的变化,因此提出建设旅游休闲城市。这个时候更多是城市的功能,当然不一定是城市建成区,也包括城市的附近,城市下面的郊县。总体来说,对于旅游休闲城市我们有个定义,特色鲜明、氛围浓厚、设施空间充沛等等很多。以这些标准来看白鹿镇,可以会发现白鹿镇具备里面提到很多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当中,旅游城市是给外地人看的,旅游休闲城市是外地人也要很舒服,本地人也要很舒服,所以我们过去经常讲的“游客是上帝”这句话是不对的,游客和居民都是上帝,谁是“奴仆”?我们学者、商人、官员都是“奴仆”(如果要把上帝和另外一批人对应),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二分法,所有人都要旅游、都要休闲。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去看更多的地方,比如自然保护区核心景区不让人进,我一直是反对如此的。进去以后,只要不影响大熊猫在里面吃竹子,不影响供公熊猫追母大熊猫,做到如此就好了,这样自然保护的目的就达到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到白鹿音乐小镇这个旅游区讲旅游休闲城市功能,或者彭州市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过程当中,音乐或者是艺术具有非常强大的治愈功能和度假的条件。音乐是如何塑造目的地的?最近两年刀郎特别火,在成都和他的老家即最开始的地方。所以作为成都人、作为四川人特别自豪的是,会玩的基本上是四川人,例如李子柒是四川人,会唱歌的刀郎是四川人,最近还有拍《哪吒2》的导演饺子又是成都人。中国人真的不会玩,但是四川人会玩,应该说把音乐作为一种度假、作为治愈的方法。关于这方面,早上我也简单提了一下。
当然,奥地利、米兰、利物浦,这样的音乐城市很多。因此艺术疗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未来的度假和休闲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向巫平丽小姐姐致敬,从2013年开始,之前还经历过3年疫情,疫情3年期间她都没停过,是怎么做到的。当然还要感谢四川省和成都市的领导敢于担当,因为那个时候搞活动,一旦疫情爆发,书记要丢官的,我记得是丽江还是大理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所以能够把白鹿小镇做成品牌,这确实不容易。
把艺术作为疗愈手段,用来打造一个新的产业也好,理论上已经有支持,比如美国的纽约大学有一个系,这个系叫戏剧治疗系,真的是可以看病的,是很科学的。而且这个系毕业拿到学位以后,是有证书的,好像现在的律师要有执照一样的,音乐治疗师和戏剧治疗师有国家颁发的执照。所以我相信音乐或者艺术有好多种办法,涉及到危机干预、心理重建、残疾人心理支持、慢性疾病的支持、多动症和障碍儿童的治愈等等很多方面。
旅游加度假加艺术等于疗愈,而如果想到艺术疗愈的目的地,欢迎大家到白鹿小镇来看一看。谢谢大家。

- 2025年9月26日于成都彭州白鹿音乐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