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日本大阪世博会
阳新茶叶按杯卖
湖北日报讯 (记者彭磊、通讯员严丽、刘季、柯友旺)8月20日,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内洋溢着浓郁的茶香。这茶香来自我省阳新县“富川乌龙”。
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凋、摇青、半发酵和烘焙等工序精制而成的茶,具有独特的甘鲜回味。今年,随着我省首条全自动乌龙茶大宗茶生产线在阳新建成,“富川乌龙”为全球茶饮爱好者献上别样的湖北茶香。
在阳新县农业科技园大宗茶厂,鲜茶在杀青机中翻滚,茶香沁人。今年5月,这条总投资近2000万元的乌龙茶大宗茶生产线投产,主要加工当地夏秋茶。
阳新县产茶历史悠久。宋朝时期,当地的“白毛尖”茶被列为贡品之一。然而,尽管茶品质优异,当地茶产业多年来多靠春茶一季采收,增收乏力——引入乌龙茶加工等项目,成为阳新茶产业摆脱“低产低效”的一大突破口。
阳新农发集团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谈晓东介绍,乌龙茶全自动机械生产线设计有8道工艺,仅需4名工人便可轻松完成生产,每年可产乌龙茶1000吨。这些乌龙茶主要作为茶饮、奶茶的原材料。目前,公司与国内多家茶饮、奶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如古茗奶茶全国连锁店已签下500吨的订单。
此外,企业还将应季的干茶精深加工成不限季的“杯中茶”新品,以便捷、时尚的形态迅速打开市场。这种形如一次性茶杯的“杯中茶”,内部使用食品级的铝箔和滤网,杯底铺茶叶,即冲即饮。目前,“杯中茶”累计订单超1100万杯,产品附加值提升30%。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阳新茶产业实现“春茶一季”到“三季有收”的转变,产品从按斤卖到按杯卖,平均每亩增收近千元,带动2万人增收。
近年来,阳新县打造“一篮果、一片叶、一条鱼、一只 、一壶油”五大特色产业链,破解传统农业低附加值困局,走出一条“特色筑基、链上增值、品牌破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24年,“五个一”产业链总产值突破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