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奋斗,栉风沐雨;多年的发展,硕果累累。
泛黄的图纸,厚重的卷宗,闪亮的奖杯……记录着陇中公路变迁的峥嵘岁月,铭刻着定西公路人服务经济社会的坚实足迹,见证着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始终与时代同频,与梦想同行,在公路养护的壮阔征程中砥砺奋进,走出了一条坚韧而奋进的发展之路。
1949年8月,当第一面道班旗帜在第七公路管理局定西工务分段升起,这是陇中大地的公路史诗掀开的第一页素笺。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步伐,历经社会经济大潮的洗礼与多次深刻变革,1978年10月,全省公路运输体制实行“集中领导,分级管理”后,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正式与地方脱离,甘肃省定西公路总段成为省交通运输厅直属的公路养护管理公益性事业单位,历经三次更名,始终致力于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如今的甘肃省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基石无声,却托举万丈高楼;档案无言,却见证沧桑巨变。谁曾想,历经七十余载岁月流转,那些泛黄的图纸、磨损的道班记录、斑驳的奖状证书,竟能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焕发出如此蓬勃的生命力?这蓬勃之势,正源于定西公路档案工作如静水深流般的力量——它默默夯实发展根基,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体制机制,以存史为基、资政为要、育人为本的磅礴底蕴,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华章。
固本培元,以坚实阵地筑牢历史根基
档案之兴,首在根基。
每一次单位的嬗变、每一次路网的延伸、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在这方寸兰台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定西中心坚持以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深耕细作,成效斐然。目前,共建有11个综合档案室,总面积达493.28平方米,构筑起坚实的“历史堡垒”。
令人瞩目的是,所有档案室均已完成规范化管理达标,其中中心机关、通渭公路段、漳县公路段、岷县公路段4个档案室勇攀高峰,荣膺“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省特级单位”桂冠;其余7个档案室全部达到省一级标准,形成了“省特级”引领、“省一级”支撑的金字塔式管理格局。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源于中心各单位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执着追求。他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坚韧,一颗心、一片爱、一份情深深融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先后7次荣获省市厅各级“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不仅仅是对工作的肯定,更是在定西市档案行业塑造了一个可信赖的形象、树立了一面闪亮的旗帜、打造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这无声地证明,基础牢固方能行稳致远。
守正创新,以数字兰台激活历史记忆
一迭迭泛黄的卷宗,是凝固的时间长河,沉淀着定西公路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艰苦奋斗。
一件件珍贵的档案资料,是无声的奋斗史诗,记录着定西公路人技术攻坚的突破、管理创新的探索、服务优化的升级。
一张张生动的声像照片,是鲜活的历史底片,定格着定西公路人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勇毅、保通保畅的担当、抢险救灾的赤诚。
近年来,定西中心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好”“两个服务”的殷切嘱托,对标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恪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组织领导、机构设置、责任落实、人员配备四个到位,着力构建内容丰富、门类广泛、特色鲜明的馆藏档案资源。
时代浪潮奔涌,数字化转型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定西中心的档案工作,敏锐捕捉时代脉搏,主动拥抱变革洪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这把“金钥匙”,让沉睡的历史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全面展开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对各类档案目录进行电子化录入,对文书档案进行精细扫描。截至目前,已建立条目清晰的目录数据库,存储目录10万余条,扫描档案30万余幅,基本实现了馆藏资源的电子化原始积累。档案管理工作由此迈上规范化、制度化、电子化的新台阶,让尘封的历史真正“活”起来,成为服务当下、启迪未来的“智慧引擎”。
文脉赓续,以文化兰台滋养精神家园
档案,是凝固的历史,更是流动的文化,是滋养单位精神家园的沃土。
定西中心深挖档案“富矿”的历史文化价值,大力推进“档案+”赋能工程,让历史开口说话,让文化浸润人心。不仅要“管好”档案,更致力于“用好”档案、“活化”档案,使其成为公路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
每一块奖牌都在讲述一段奋斗的传奇,每一座奖杯都在闪耀一种精神的光芒。中心在机关及有条件的基层单位精心打造荣誉展览室,集中展示2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以上荣誉奖牌、奖杯。
实物档案展览室则是一部部立体的史书,陈列着公路养护史上使用过的重要生产工具、斑驳的办公用品、泛黄的各类证件、记录重大活动的珍贵照片资料等,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养路工的艰辛与荣光,生动再现了定西公路从砂石路到高速网的沧桑巨变与辉煌成就。
文化建设的触角还延伸至职工的艺术生活。中心每年举办各类艺术活动,征集评选职工优秀书画、摄影、手工作品,并建立职工文化创作室、书画展览室、摄影展览室。这些源自职工之手的艺术作品,不仅丰富了文娱生活,更以独特的视角全方位记录单位发展脉搏,展现新时代公路人昂扬向上、多姿多彩的精神风貌。
正是通过这种将“静躺库房”的档案转化为“跃动舞台”的资源的创造性实践,档案工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的成功创建和复验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史料支撑和深厚的文化注脚,使档案在服务单位和谐发展、凝聚奋进力量中永葆生机活力,让公路文化的血脉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生生不息。
资政辅治,以服务兰台彰显时代价值
档案工作的终极价值,在于服务大局、推动发展。定西中心始终恪守“为养护工作服务、为公路发展助力”的核心宗旨,让档案走出库房、走向一线、走进决策。
近年来,在处理国有资产清查、公路移交、财务审计、项目建设、单位信息变更登记等工作中,档案资料以其权威性、原始性和准确性,成为依法、科学开展工作的“定海神针”,有效规避风险、提升工作效能,保障了各项业务的顺利推进。
在国道212线、国道312线改建工程设计中,中心机关档案室为省交通运输厅科研所、设计院等单位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公路建设设计图纸等原始资料,为确保工程品质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依据,彰显了档案服务重大工程建设的独特价值。
面向未来,定西中心档案工作将锚定更高目标,坚持党的领导,把稳航向之舵;坚持服务中心,融入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服务提质的大局;坚持记录实践,描绘路网优化、路况跃升、设施巨变的时代画卷;坚持普惠共享,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深度。
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入与高效服务,已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定西公路路网结构持续优化、路况质量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公路养护事业与党建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档案工作在其中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支撑和决策参考,生动诠释了“小档案”服务“大发展”的时代担当。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档案工作,正沐浴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昂首迈向更加壮阔的未来。新征程上,中心必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指引下,赓续“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红色基因,发扬“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两千卷文书、十万余件文件、五千盒科技图纸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在兰台永续传承,让三十万幅扫描影像所链接的数字智慧照亮发展前路,让时代的华章在档案的基石上熠熠生辉。
守护的是历史,服务的是当下,启迪的是未来。在奋力谱写交通强国甘肃篇章、全力服务定西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定西公路档案人必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实的步伐,守护历史荣光,汲取奋进伟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兰台新篇章!
向未来,再出发!兰台之光,必将照亮陇原公路更加壮美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