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丰富的历史记载中,曾经发生过两次极为庞大的人口迁移事件。第一次是在五胡乱华时期,而第二次则是发生在靖康之变的动荡岁月中。一般而言,这类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多是战争与自然灾害引发的结果。然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次由朝廷强制实施的居民大迁移事件。
这次迁移的历史背景发生在明朝时期,朱元璋刚刚建立自己的政权,登基为帝之际,他就下令对一部分百姓实施迁移,而具体受到影响的地区正是山西。不知道大家听过一首流传甚广的民谣吗?那就是“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朱元璋的迁移计划在明朝进行的整整五十多年间,涉及了数十万人口,山西省的居民被分散迁往全国许多省份。确实,提到的那首民谣正好是这场大规模迁移后,广泛流传于各地,如安徽、河北,甚至福建与台湾等地区,人们也都可以听到这首歌谣的回响。
至于这次迁移计划的缘由,许多历史学者推测是由于朱元璋当初对开国功臣胡大海所作出的承诺。胡大海希望将河南人全部消灭。为了减少无谓的杀戮,朱元璋答应他,可以任他处置。但胡大海射的一箭却意外地飞过两个省,朱元璋无奈之下只能遵从,导致这两个省的人口惨遭屠戮。
因此,这两地由于人口骤减,朱元璋才决定从山西调人过去。尽管这个传说引人注目,但真正的历史原因是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加之战争,使得很多地区人口锐减,许多城市几近废弃。山西在众多受灾区中相对幸存,人口损失较小,而且还有很多来自灾区的难民涌入,反而使山西的人口有所增加。
朱元璋上位后,为了实现各地人口均衡分布,他选择了强制性的人口迁移,而对此毫不顾惜百姓的生存状况。他的政令使得众多百姓在大槐树下集合,被迫驱逐出山西,迁往其他省份。官兵们为了阻止他们逃跑,采取了极端手段,甚至对那些被迁移的百姓砍去脚踝,目的不仅是为了限制逃亡,还可以在将来辨识身份。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山西人小脚趾是被砍成两半的根源。
另外,有传闻说,这些被迫迁移的山西百姓在行走时双手被绑在身后,因此导致日后许多山西人都习惯性地背着手走路。迁移过程中,很多家庭被迫分离,亲人之间为了能在未来重聚,约定以某个信物作为联系,比如同一个碗的碎片。可惜的是,不知有多少家庭的信物仅仅是珍藏了一辈子,却从未得以再见。
听到这里,不妨低头看看你的小脚趾,或许你也有可能是山西人为祖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