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历史上,12位皇帝都被视为治国有道的领导,而称他们为“马背上的皇帝”显然不尽准确。以光绪皇帝为例,由于长年体弱多病,他不仅不喜欢骑马,甚至对射箭这项传统技艺也毫无兴趣。
每年,蒙古各部会向清朝皇帝献上数量众多的优质马匹,人们普遍认为这些贡马是不能随意买卖的,如若被发现,负责此事的官员彦图可就难以向上面交代了。然而,世事难料,彦图却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案:他决定将这些蒙古好马悄悄转卖至黑市,再从市场上购回一些劣马。通过这样的交易,他得以在中间获得差价的利润。
然而,上驷院里的几百匹“良”马经过这样的反复交易后,质量大幅下降,经过多年折腾几乎成了“劣马院”。出乎彦图意料的是,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去世,三岁的溥仪随即登基。三岁的溥仪尚且无法骑马,这使得彦图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马匹倒卖。但是,好景不长,十岁时的溥仪偶然读到了一篇描述其祖先努尔哈赤骑兵奔腾疆场、开基立国的文章,生动描绘了“马如龙,人赛风,开弓射箭赛流星”的“铁骑勇士”的生活,这些情节激发了他体内沉睡已久的“马背民族”基因。因此,溥仪迫不及待地找到载泽道:“我想学习骑马!”
虽然溥仪已经逊位,但他的每一句话依旧具有威严,这令载泽立刻赶到上驷院。当载泽将此事告知正在喝人参茶的彦图时,彦图惊得手中杯子掉落地面,响起“啪”的一声。此时,载泽也被彦图的热情所感染,两人低声商讨后决定,不惜重金购买一匹优质且性格温顺的马,以便让溥仪练习骑术。
两人便换上便装,手握2000两银票,驱车直奔西关马市。市场上虽然马匹众多,但大多性情过于狂野,很难驾驭。如果溥仪在试骑时被马骤然甩下,那他们可就真是丢了乌纱。正当两人愁眉苦脸之时,返回途中经过天桥的四海戏院。今天的戏院没有上演戏曲,而是腾出了场地给马戏团。看着马戏班班主牵着的那匹黑马,两人不禁眼前一亮,感到这匹马极为英俊。
于是,他们将这匹马戏团的黑马牵回了紫禁城,在载泽和彦图等多位护卫的保护下,溥仪骑上了这匹马。他发现这匹马听从指挥,跑起来如飞,停下来稳如泰山,它的温顺程度仿佛羊羔一般,而骑在上面也让他享受到了一种如坐轿子的奢华体验。溥仪原本对骑马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因其性格使然,他只会对事物有所触碰而缺乏深究。不到一个月,他便觉得骑马和射箭失去了新鲜感,最终决定由载泽和彦图将这匹黑马牵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