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曾是汉武帝最为倚重的重要谋士,可以说是他执政期间最杰出的帮手之一。特别是在实施削藩政策时,他推出的“推恩令”有效地巩固了中央集权,确保了汉武帝的统治地位,这份功劳不可忽视,令人难以替代。
虽然主父偃的才华令人赞叹,但他的个性与政敌公孙弘截然相反。他个性古怪,缺乏讨人喜欢的特质,常常表现出心胸狭隘的特征,情绪波动显而易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个非常真诚的人,这一点与公孙弘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尽管具备过人的智慧,这种聪明反而成了他日后的致命伤。当主父偃一飞冲天、位于权力巅峰之时,他的目光渐渐变得高傲无畏,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为了个人的仇怨,他不惜将自己的职务降级,执意去齐国担任丞相,因何而来?无非是为了报复齐王。
几年前,主父偃曾希望通过联姻与齐王拉近关系,却遭到无情的拒绝,并受到当众的侮辱,心底因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于是他借口齐王的放荡不堪,毅然决然前往齐国,最终果然如他所愿,齐王因心存惧怕而选择自杀,以结束这一切。
主父偃的处理方式可谓是大错特错,自己就像把自己推向火坑的猎物,犹如守门员离开自己的球门去进攻,结果留下了后方的空门。当对手发起迅猛反击时,必将守不住阵地。
平日里就对主父偃心存嫉恨与恐惧的赵王,终于找到了下手的机会,孤注一掷地向汉武帝举报主父偃贪污受贿。过去,主父偃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内参,大大小小的事务都需要经过他的审核,因此要想将他拉下马简直是难如登天。然而,如今赵王趁机向汉武帝实名举报,没有中介的干预,汉武帝立刻就得知了主父偃的种种罪行,随即下令将他逮捕入狱。
虽然汉武帝习惯了主父偃的辅佐,不愿意轻易将他置于死地,但难以抵挡政敌公孙弘对主父偃的种种控诉,这让汉武帝不得不做出残酷的选择,最终下令将主父偃满门抄斩,以此给世人一个交代。
这真是一例自掘坟墓的典型案例。虽然平日里结怨四方已是常事,但自己调虎离山的愚蠢把他推向了危境,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无疑,主父偃因一贯的骄横自负,完全没有意识到在给别人设置陷阱的同时,自己也已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