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司马懿,许多人便会自然而然地提到诸葛亮。二人在三国时期的交锋,可谓是一对宿敌,彼此的斗智斗勇成为了历史上一段传奇。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发动北伐之际,为了激怒司马懿,特意派人送去一套女装,藉此侮辱。他借此暗示司马懿是个阴郁畏缩之人,根本不配担任统帅,应该待在家中安分守己,扮演女人的角色。
当曹魏的将士们看到这套女装时,心中愤怒顿时燃起,个个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奔赴战场,和蜀汉的军队一较高下。可惜,司马懿对此冷漠以对,尽管手下将领纷纷请求出战,他却始终不作回应。后来,考虑到士气问题,司马懿表面上做出一副模样,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乞求出兵与蜀汉决战。
魏明帝曹叡也是一位精明之人,他在收到司马懿的请战书后,立刻下令,要求前线的士兵继续坚守,不得轻举妄动。因此,许多人认为,司马懿之所以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主要是因诸葛亮健康状况不佳,最终因病去世于五丈原。若单论军事才能,诸葛亮的确更为出色。
尽管如此,历史的结果已然成型,无法更改。从胜负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司马懿获得了胜利,成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的斗争,不仅关系到二人的荣辱,更影响了整个三国的走势。然而,实际上,司马懿的成名之战并非是在北伐中与诸葛亮的交锋,而是成功击败了孙权的部队。
从家庭背景来看,司马懿的高祖父曾任征西将军,因此他生来就有着将领的血统。按照常理,他理应在军队中担任一职,成为将领。然而在曹魏阵营内,司马懿却大多从事文职工作,驻守后方,负责策划与运筹。直到曹丕去世之后,他才终于获得机会,掌握了一定的兵权。
公元226年,孙权趁机在魏文帝曹丕去世之际,派遣军队对曹魏发起进攻。他安排诸葛瑾与张霸分别从两个方向攻击襄阳,而他自己则亲自带领大军攻打江夏郡。所幸,司马懿不仅成功抵御了孙权的进攻,还成功击败了诸葛瑾。而来自另一方向的张霸则惨遭重创,最终被司马懿斩于阵前。同年12月,因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司马懿被朝廷提拔为骠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