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地的民风骁勇彪悍,越人向来对中原的教化心存抗拒。位于华夏文明核心地域之外的越地,长久以来被视为流放罪臣的蛮荒之所,自然无法真正归属于中原的统治。从秦朝开始,越南便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体系中,经过多年的变迁,直到唐末五代时期,才彻底摆脱了中原的束缚。
如今的越南,地处热带,四季如春,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实乃物产丰饶之地。然而,时光回溯至几千年前,连同江南岭南地区也曾被视为荒野,何况是如今的越北地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大举征伐,命令大将屠睢率领大军向岭南发起攻击,最终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后者正是今日的越北。自此,越南踏上了长达千年的北属时代。
然而,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越北常年湿热,原始雨林深处隐藏着大量的毒虫猛兽与瘴气,宛如人间地狱。因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被视为流放罪人的不毛之地。中原人对越地的存在始终心存轻蔑,因而越人常常被视为蛮荒之辈,而被派遣或流放至此的中原官员,多持有镇压和剥削的态度来治理越北,导致具有强大同化能力的中原文明,始终无法真正融入越地。
在汉晋时期的交州,或是在唐朝建立的六大都护府之一的安南都护府中,越地虽然在名义上与内地各郡的体制一致,但内里却始终显得格格不入。滴水穿石,水滴石穿,越人的心思并非短时间可改。唐末,国家陷入混乱,而据守此地的静海军趁机割席独立成为王国。
即使在后来强大的元帝国时代,蒙古铁骑也未能成功侵入越南。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变后,趁着越南陈朝内乱,宣布陈朝“绝嗣”,并设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意图更进一步控制越南。然而,这一切都未能改变越人对中原统治的反抗,明朝派往越地的官员,无不以压榨和羞辱当地土著为常,明朝每年从越北地区获取的贡纳,远不足其在当地的军费支出,越人苦不堪言,最终在宣德年间不得不对越南的控制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