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刘备和孙权都从平民身份起步,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那么究竟谁的成就更为卓越呢?从历史角度来看,答案显而易见。刘备作为草根英雄,发展机遇显然更为突出。他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逐渐成长为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诸侯之一。刘备的成功之路,历经艰辛,最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历史对此有着明确的记录和证明。
然而,假设曹操、刘备和孙权皆为平民,刘备的机会可能不会那么多。毕竟,最初的刘备只有自己一人作为平民,他的成长之路相对宽广,且没有其他人直接与他竞争。表面上看来,若将曹操和孙权与刘备同处一境,共同发展,这似乎对刘备有利,实际上却在无形中为他增加了竞争者,从而减少了机会的稀缺性。
首先,我们谈谈刘备这个人物。身为没落的汉室宗亲,他在历史上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活动,比如镇压黄巾军和讨伐董卓等。然而,由于出身和实力的限制,他的发展历程屡屡受到挫折,曾多次投靠于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和刘表等诸侯。最终,刘备凭借坚定的意志与偶然的机遇走上了巅峰。赤壁之战之后,他相继夺取了荆州与益州,奠定了蜀汉的基础。尽管随后荆州一度被曹魏和东吴瓜分,蜀汉在三国中也算是力量较小的一方,但刘备白手起家,建立如此庞大的基业,实属不易。
若曹操也是平民出身,会否超过刘备,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呢?实际上,若曹操真是平民出身,他也可能与刘备不相上下。曹操的家世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的助力,但另一方面也为他带来了不少困扰,特别是在面对阉宦之乱时,曹操的名声十分受损,因此很多世家大族对他并无好感。然而,若他出生平民,这种顾虑随之消失。凭借他的能力,众多士子定会争相投靠他。更为关键的是,曹操将寒门子弟视为人才的姿态无疑为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会。在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唯有曹操这个诸侯勇于举贤任能,不论出身,只看才干。如果他确实是平民出身,那么再加上他独特的人才观,毫无疑问也不逊色于刘备。
至于孙权,他的情况就相对复杂了一些。如果孙权也出自平民,那他无疑不及刘备和曹操。孙权并不具备开拓者的特质,反而是一个善于守成的领导者。在开拓与守成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孙权自幼承袭权力,未曾经历平民艰难创业的过程,这使他在许多方面处于劣势。历史上,孙策曾对孙权表示:“你统领江东的士兵,在两阵之间决战,横行天下的本领,实在不如我;但你在任人唯贤,使他们发挥所长,以捍卫江东的能力,却远胜于我。”由此可见,孙权并不擅长开拓事业,这也表明了在与刘备和曹操的竞争中,他的劣势明显,天下的局势仍将由曹操与刘备主导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