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人是袁绍的谋臣,却为了曹操,害死哥哥一家,后来拖死诸葛亮!
创始人
2025-09-11 05:01:47
0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袁绍作为北方强大的诸侯之一,并非《三国演义》所描绘的那种愚笨之人。相反,袁绍在早期展现出极高的政治智慧与人际交往能力。史料记载他“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因此,许多以荀彧为代表的颍川名士纷纷投靠了袁绍,其中不乏谋士。而在众多谋士中,有一位人物格外引人注目——他性格倔强,最终为了曹操,亲手害死了哥哥一家,且后来的行为也对诸葛亮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那么,究竟这位人物是谁呢?

答案就在于辛毗。这位人物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前,作为豫州颍川望族之一,便在荀彧的带领下,鼓动同乡前往冀州寻求庇护,从而使得大量的颍川名士纷纷涌入冀州,投奔了当地的权力中心——韩馥和袁绍。在这些名士中,除了荀彧、荀谌、郭嘉、郭图等人外,辛毗也在其中。尽管后来的荀彧和郭嘉都选择了投靠曹操,但辛毗与大多数颍川士子一样,依然效忠于袁绍。袁绍在官渡之战败给曹操后,开始逐渐失去力量,而辛毗依然忠于袁家,支持袁绍的长子袁谭。

当袁谭与袁尚因争夺继承权爆发内斗时,辛毗仍站在袁谭一方。经过郭图、辛评等人的挑拨,袁谭决定攻打袁尚。然而,战败后的袁谭被迫退回南皮,众将纷纷背叛。面对即将到来的袁尚大军,袁谭派遣辛毗前往曹操求援。然而,辛毗却选择了投降曹操,并建议曹操趁机吞并河北。曹操迅速派遣大军进攻袁尚,迫使其撤回邺城。辛毗还建议辛评投降曹操,但辛评拒绝了这个提议,结果辛评因弟弟辛毗的投降行为而被袁谭怀疑。

到了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发动进攻邺城。审配的侄子审荣带兵攻入邺城,审配愤怒于辛毗、郭图等人败坏袁氏家族的事业,便杀害了邺城中的辛评一家。《先贤行状》中有记载,当时审配在城东南的楼上看到曹军进入时,愤怒至极,命人迅速杀死辛评家人。尽管辛毗没能及时解救家人,但在曹魏,辛毗却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智,逐渐在朝中崭露头角。曹操攻占邺城后,辛毗被推荐任议郎,后来升任丞相长史。公元220年,曹丕即位为皇帝,辛毗被任命为侍中,赐爵关内侯,随后又被封为广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后,辛毗被封为颍乡侯,食邑三百户,最终成为了卫尉。

尤为重要的是,辛毗在公元234年的一场关键战役中扮演了决定性角色,间接导致了诸葛亮的去世。当年,诸葛亮进行第五次北伐,司马懿被任命为魏军的大将军,带领大军迎战诸葛亮。两军在五丈原对峙,司马懿通过以逸待劳的策略应对诸葛亮的多次挑战,始终没有出战。为了激起司马懿的怒火,诸葛亮甚至派人送去了女人的衣服,挑衅司马懿。然而,魏明帝深知将领们的反应,派遣辛毗前去作为使者,制止魏军出战。

辛毗因为其刚正不阿、严守纪律的形象,使得魏军将领们不敢轻易行动。即便司马懿再三请求出战,辛毗也坚决拒绝了他。最终,双方在五丈原对峙了三个多月,诸葛亮因长期操劳过度,导致健康急剧恶化,最终病死在军中。而辛毗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延迟了这场历史性战役的结果,帮助曹魏拖延了时间,最终让诸葛亮在拼尽全力的情况下死于病痛。

辛毗的一生,充满了复杂与矛盾。他既是曹魏的忠臣,又因种种历史事件在三国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历史的长河中,辛毗的“神助攻”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也标志着他为魏国的稳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The End—

每日更新,只为了你的赏阅。

感谢你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陶瓷刚玉复合管 这是(17607997915)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陶瓷刚玉复合管:一种新型的管道材料 陶瓷...
拍卖速递!苏富比14件瓷器成交... 11月21日晚,香港苏富比“御赏菁华:重要私人珍藏中国艺术瑰宝”夜场圆满落幕。这场集结14件元明清宫...
原创 东...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很多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能否把握住合适的时机。曹操决定攻打荆州,这个...
原创 曾... 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曾国藩 晚清时期的名臣曾国藩,拥有自己独特的人际交往理论。他认为...
原创 孙... 内容提要:孙权为何要逼死陆逊,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今天我们要...
原创 如... 别看日本早早的成为发达国家,更是很长一段时间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其实在30多年前,日本也曾陷入...
新民艺评|黄丽珈:步履之间见乾... 昨晚的天蟾逸夫舞台叫好声连连,一众票友过足了戏瘾,《乌龙院》这出京剧经典,如同一幅流动的人物画卷,著...
上海石化招标结果:中国石化上海...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月20日发布《...
吃膏方会发胖吗?还能喝咖啡喝茶... 咖啡或茶与膏方本身不存在冲突,只是大量服用易导致不适,不建议多服。
原创 溥... 有人说溥仪的一生堪称奇迹,是中国百年巨变的缩影;也有人称他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近现代史。从三岁起,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