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有着建安的风骨和魏武的遗风,而蜀汉则以桃园结义和鞠躬尽瘁而闻名。相对来说,东吴则有其独特之处,俨然成为了一个被称作——江东鼠辈的地方。
为什么江东被称为鼠辈呢?实际上,这个称呼的主要来源可追溯至吕蒙的白衣渡江、孙权暗杀关羽的绝计以及吴国后期政坛的混乱局面。
关于白衣渡江,吕蒙所采用的这一策略在当时看似平常。在蜀汉与东吴尚属于盟友的阶段,他却巧妙地将自己的士兵伪装成白衣商船,成功地欺骗了边防的警戒。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盟友背后捅了一刀。此举无疑会对两国间的信任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未来商人的出行也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后果。这一点可以让人联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的策略,他们专门针对着有红十字标志的医疗人员,迫使盟军的救援兵在行动中不得不放弃红十字,以保障自身安全。
孙权杀关羽的事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主簿左咸告诫孙权:“不可。昔日曹操对待这样的人,赠封封侯,恩礼厚重。最终却因他的离去,导致今天的劣势,几乎想迁都以避其锋芒。若今主公已将其俘获,不立即斩杀,恐怕将来会为之后患。”经过深思,孙权最终采纳了这个意见。于是,关公和他的儿子双双遇害。
孙刘两家本是联盟关系,但孙权为了荆州的利益,选择背后捅了盟友一刀。在俘获蜀汉的五虎将之一关羽后,他果断下令将其杀害。原本喜欢这部作品的读者大多是为了刘备、关羽与张飞的兄弟情而来的,然而孙权的这一举动,直接使小说的男二号遭遇厄运,难怪读者无法不对他心生怨恨。从历史角度分析,如果孙权仅仅占领荆州并将关羽送回蜀汉,那么之后的夷陵之战很可能就不会发生。那时,蜀汉和东吴的力量仍然可以联合,而诸葛亮或许还有机会北伐。
至于吴国后期的政坛,混乱可用“乱”字形容。随着孙权晚年的昏庸和太子孙登的早逝,他不得不立起三子中的孙和作为太子。由于宠妃王夫人与长女孙鲁班之间的权力争斗,孙和与孙霸两位儿子间也爆发了争斗。最终,孙权下令废黜孙和、孙霸,立幼子孙亮为新的太子。孙亮继位后,权臣诸葛恪、孙峻、孙綝相互倾轧,杀戮不断,朝政动荡,国家实力已大不如前,最终被强大的司马氏所灭。由此可见,江东鼠辈的称呼丝毫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