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眼者专栏:《还原古埃及真实宝石观》
创始人
2025-09-10 16:31:05
0

还原古埃及真实宝石观无眼者专栏

吴佳玮,笔名无眼者、桑托。《弯月王朝》西方古珠印文化传播平台创始人,上海青年书法协会篆刻研究会委员,域外古印章和古珠饰文化研究者。

【主持活动】

2016年12月,西泠美术馆《他山之玉—域外高古印展》协作策展人,展品提供者。

2017年1月,上海珠饰博物馆于尚演谷《沉淀千年的美—世界古文明珠饰展》策展人并作展程讲座。

【专著】

《泰坦之境—古典宝石雕刻上的希腊诸神》2017.12出版,第二作者

【刊文】

《滚印—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古老艺术》《华夏地理》2016.5

《印记戒指—指节上的辉煌史》《收藏•拍卖》2016.8

《在伦敦,逛博物馆会上瘾》《收藏•拍卖》2016.11

去年八月开始,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特展火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展览中使用珍贵半宝石材料的文物并没有那么多

小片片小珠子有一些,大件的珠宝首饰确实没看到几件。但是为啥好莱坞和国外电影里面,法老出来满身满脸的黄金珠宝。是埃及人太抠门了,宝贝都不拿过来?

其实,还真不是埃及人抠门,古埃及在半宝石的使用上,确实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富裕。

即使是以豪横著称的图坦卡蒙陪葬首饰,如果仔细观察的话,除了确实比较罕见的大块火山玻璃和水晶等宝石,还是大量使用了小块宝石拼接的技术,甚至青金石圣甲虫也是拼起来的,还有一些干脆就使用了费昂斯之类的假宝石。但即使如此,他的首饰依然是国宝级不可出境文物。

那么问题来了:古董市场上那么多古埃及的宝石珠饰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先要说一个规律,就是年代越晚,埃及和东方的关系越密切,能够到达埃及人手上的来自东方的宝石资源就越丰富

比如在四千年前的中王国时期,埃及法老们比较容易获得的宝石主要是紫水晶、红玉髓、天河石、石榴石等,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非洲或者地中海周边的矿产,质量不高,颜色也不纯。

而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托勒密王朝,印度洋到红海的贸易已经非常发达了,来自印度的高质量的缟玛瑙、绿玉髓、石榴石,来自波斯的绿松石,都可以大量输入到埃及。

所以古埃及对宝石的使用也是一个递进的过程。越早期的材料越珍贵,真正的王室特供,工艺当然也越精细,到后期逐渐供应增加了,工艺也变得粗糙起来。而市场上刨去仿品,绝大多数古埃及宝石制品,不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相对较晚的。真正的早期王室特供宝石制品基本看不到。

这里的所谓“粗糙”,正如无尽藏老师介绍的(详情见视频),就是市场上绝大部分古埃及艺术品的典型特征,它们的打磨和雕刻也是越到晚期越粗糙。而真正的王室特供的宝石制品,一大特点是展示给观看者的那一面是高抛光的

比如大都会博物馆这件紫水晶圣甲虫,底面没有纹饰,是哑光打磨,使用时会包金镶嵌,而背面就是高抛光的,工艺极致精细。而只有这样的选材和工艺水准才可以称为王室特供”。这类宝石制品基本只见于博物馆,在市场上,我们弯月十年里也只见过一两件,而且这类工艺流行时间也很短,新王国以后可能因为埃及的政局动荡,逐渐就失传了。所以收藏还是不要心存侥幸,踏踏实实地搞清年代特征和文化语境,才不会吃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西一画家在行道树上作画被责令... 11月20日,山西一名画家在运城市中心街边树洞上作画,一天后被城管责令涂掉,引发网民关注。 当事画家...
视频 | “被遗弃”的茶叶果成... 听说过“茶叶果”吗?见过“茶叶果”吗?告诉你,这是一种樱桃大小的褐色果实,常在茶叶采摘期被忽略。11...
原创 开... 齐钉根将军是我国开国将领中一位因脾气暴躁和急性子而广为人知的将军。许多人对他的脾气印象深刻,甚至曾思...
原创 朱...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原本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然而,朱标在年少时因病去世,导致皇位最终传给了朱允炆。...
原创 左...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许多英雄人物因其卓越的勇气和贡献而名垂青史,左宗棠无疑是其中最为闪亮的一位。他因...
原创 如... 元朝末期,随着局势逐渐明朗,割据元朝大片土地的韩宋吴王朱元璋,开始有了称帝的打算。当时,元朝已经因为...
原创 明... 在动荡不安的1644年,明朝的命运走到了终结的时刻。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在内有农民起义军,外有满洲清...
原创 北... 淝水之战之后,强大的前秦政权崩溃瓦解,拓跋珪趁势崛起,建立了北魏,成功统一了北方。北魏一度强盛,甚至...
原创 曹... 曹操集团的五大谋士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他们分别是荀彧、荀攸、郭嘉、贾诩和程昱。在这五位谋士中,郭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