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最有智慧的皇帝,尽管三十年不上朝,却仍掌握朝政
创始人
2025-09-10 08:31:51
0

明朝是一个由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尽管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这个朝代还是相对繁荣的。在技术发展方面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如果没有满清的崛起和李自成的叛乱,或许中国早就踏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然而,明朝最引人注目的,除了它的历史成就外,莫过于那些性格各异的皇帝。例如,万历皇帝朱翊钧就以三十年不上朝,整日沉迷于木匠事业而著称。

说到朱翊钧,这位皇帝虽然常被诟病,实际上却是一位颇具才干的统治者。从小他便在严厉的教育下读书,五更天甚至早早起床学习,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十岁即位的他,在年轻时期并不需要太多亲政,朝中有内阁和贤臣辅佐,令他无须担心朝政事务。

在朱翊钧成长的过程中,张居正担任了重要的朝政处理者。然而,当朱翊钧把张居正清除后,谁来接管朝政呢?这就引出了明朝内阁制度的重要性。由于皇帝不亲自上朝,奏折便直接送到了内阁处理。实际上,内阁是朱棣所创设的,其初衷就是为了减轻皇帝的日常工作负担。到了万历时期,内阁几乎演变成一个专门处理奏折的机构,承担了大量的行政事务,这让万历感到非常安心。

需要说明的是,皇帝不朝并不代表他不理政。也许受宫廷剧的影响,大家容易产生误解,认为皇帝必须每天上朝才算有效治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皇帝每天都亲自巡视政务,不仅自身疲惫,臣子们也会因长时间站立而感到精疲力竭。这样一来,长此以往,恐怕两个月就要给大臣们准备后事了。

因此,内阁的重要性在于提高了公文的处理效率,使得皇帝和官员们能够获得更多解脱,不必像往常那样不断地压榨自己,成为工作狂。当然,可能有人会担心,内阁会不会架空皇权。事实上,这种担忧是多余的。首先,内阁并不是一个正式的中央管理机构,其权力受到皇权的严密限制;其次,内阁内部也有数位大臣相互斗争,六部与内阁之间也形成竞争关系,因此内阁根本无力架空皇帝。

更为关键的是,虽然内阁有处理事务的权力,但最终的决策权仍然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他既要审视奏折的处理结果,也需对可操作的方案进行批复,若认为不妥便可提出自己的意见。因此,万历并不是完全不理政,而是通过简化决策过程来减轻负担。

正是因为内阁的高效运作,万历才能在三十年间选择不上朝,静心钻研他所热爱的木工技艺,同时又未至于荒废国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前言**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被誉为最杰出的皇叔,他的一生跨越了七朝六帝,亲眼目睹了时代的变迁...
原创 唐...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他成功地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
原创 唐...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89年,这段历史为中国文化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漫长的289...
原创 诸... 在蜀汉历史中,丞相兼国防部长诸葛亮与平原特种作战专家兼混合战术大师魏延,这两位忠诚于刘备的将领始终以...
原创 如... 假设我们按照题主的设想来推演一下情景。 公元213年,刘备率领军队围攻雒县,而张任则带兵在金燕桥阻击...
原创 秦... 秦始皇是否是明君,历史上一直争议不断。有人认为他在国家统一、文化融合、货币统一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原创 曹... 前言 在三国时期,曹丕与曹植之间的兄弟关系充满了复杂的竞争与较量。有一天,曹丕看到两头牛在田间发生冲...
原创 战... 《——·前言·——》 齐威王、赵武灵王、秦昭襄王和燕昭王,这四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为什么他们...
原创 如... 曾经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说法:20世纪属于美国,21世纪属于中国。但时至今日,情况真的如此吗? 美国如今...
原创 大... 1903年,袁世凯和张之洞这两位清朝重要的官员联合上书皇帝,提出废除科举制度的建议。随着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