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齐衰落时,后主高纬为何执意处死兰陵王?
创始人
2025-09-10 07:31:02
0

咱们今天来唠唠北齐那段历史,讲讲在北齐已经明显衰落的情况下,后主高纬为啥非要把领军大将兰陵王给处死,这背后的事儿啊,可复杂着呢。

先说说这北齐后主高纬,他这人性格上有很大缺陷。小时候呢,被立为世子,生活那叫一个优渥,身边一堆人伺候着。五岁的时候,他爹高湛登基,他顺理成章成了皇太子,十岁就登基做了皇帝,十三岁开始亲政。你说这人生得多顺啊,但他内心其实不快乐。他言语迟钝,不喜欢和朝士见面,别人多看他几眼,他就发怒斥责。上朝的时候,大臣们奏事,他都不敢抬头看人家,人家说话也是匆匆忙忙说完赶紧退下,这朝堂氛围就很奇怪。长期这样,高纬就变得沉默寡言,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内心孤独感越来越强。

再看兰陵王高长恭,那可是北齐的传奇人物。他出身显赫,是东魏权臣高澄的儿子,不过因为是庶子,小时候没得到父亲太多重视。后来北齐政治混乱,他没了父亲庇护,只能自己苦读兵书、研习武艺。等到十六岁,才慢慢受到重用。兰陵王长得那叫一个俊美,皮肤白皙得像女子,在连年征战的年代,这长相可没少让他苦恼。每次出去打仗,敌军都笑话他,说 “你们是不是没男人了,派个女子来应战”。为了树立威信,统领三军,他就让人给自己打造了一个青面獠牙的面具,每次出征都戴着,战场上的他那可是势如破竹,敌人见了他都闻风丧胆。

最有名的就是邙山大捷。当时北周征集十万大军,直逼北齐重镇洛阳,洛阳城内守军都快弹尽粮绝了,士气低落。在这危急关头,兰陵王只带着五百名骑兵,就敢冲入敌军包围圈,一路奋勇作战,杀到了洛阳城下。可城上的守军一开始都不确定这突袭的人是谁,分不清是友军还是敌军,直到兰陵王摘下那张凶煞的面具,露出他俊美的容颜,城上守军才知道救星来了。随后,城内弓箭手万箭齐发,和城外的兰陵王里应外合,成功解了洛阳之围。这一战让兰陵王名声大噪,士兵们为了庆贺,还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模仿他头戴面具、英勇作战的样子载歌载舞。

按说有这样能征善战的将领,对北齐来说是好事儿啊,可这高纬却不这么想。高纬本身性格就懦弱多疑,再加上他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也很复杂。北齐那时候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朝堂上奸臣当道,政治腐败,国力衰退。高纬自己没什么治国的本事,整天沉迷于奢华的生活,随意封赏官员,搞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在这种情况下,他对有能力的人就特别猜忌。

邙山之战后,高纬就找兰陵王谈话,跟他说:“你这样冲进敌阵之中,要是不小心出意外可咋办?” 兰陵王呢,作为北齐宗室,一心为国,就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那么多。” 他这话本来是表忠心,可高纬听着就不是滋味儿了。你想啊,高纬自己对国事不上心,整天瞎折腾,兰陵王说国事是家事,这不是显得自己不称职嘛。再加上士兵们到处传唱《兰陵王入阵曲》,这曲子越传,兰陵王的威望就越高,高纬心里就更不是滋味儿了,猜忌之心越来越重,慢慢就有了杀兰陵王的心思。

后来到了定阳之战,兰陵王代替段韶统率军队。他其实已经感觉到高纬对自己的猜忌了,为了避嫌,他故意常常收取贿赂、聚敛财物,就想让高纬觉得自己没啥大志向,只贪图钱财。可就算这样,他还是没办法成功隐退。等到北齐对南朝陈用兵的时候,兰陵王怕自己又被任命为将军,还叹息说:“我去年脸上长痈,现在怎么不发出来!” 从这以后,他有了病都不肯医治,就想躲开这些是非。

但高纬还是没放过他。武平四年(573 年)五月,高纬派遣使者徐之范给兰陵王送来了毒酒。兰陵王看到毒酒的时候,那叫一个悲愤啊,他对王妃荥阳郑氏说:“我对朝廷这么忠心,哪里辜负了皇帝,为什么要赐我毒酒?” 郑氏就说:“你为什么不亲自去跟皇帝解释解释呢?” 可兰陵王心里清楚,高纬既然下了决心,解释也没用,最后还是无奈地饮鸩而死,年仅三十三岁。

你看,这就是权力的残酷。在高纬这种昏庸多疑的皇帝眼里,哪怕你有再大的功劳,只要威胁到他那点儿可怜的权威,或者让他心里不舒服了,就只有死路一条。兰陵王这么优秀的将领,本可以在乱世中大展宏图,挽救北齐于危难,却因为皇帝的猜忌,落得个悲惨下场。四年后,北齐就被北周给消灭了,要是兰陵王还在,说不定历史还能改写呢。

好啦,今天关于北齐后主高纬为啥处死兰陵王的事儿就讲到这儿啦。大家要是觉得有意思,别忘了动动发财小手点赞关注,祝点赞关注的朋友都能发大财,咱们下期再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斩... 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乌克兰局势再度升级,俄罗斯军队发出的导弹袭击震撼了国际社会。不同于往常的...
原创 同... 卫青和霍去病无疑是汉朝著名的将领,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卓越战绩而闻名于世。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的出...
原创 春... 春秋战国可以分为两个重要阶段: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二者的分界点设定在公元前453年。这一年,晋国的三...
原创 李... 李世民:若有人不服从你的命令,便可以铲除他,太子问道:若他愿意顺从,那又如何?李世民笑着回应:那就应...
原创 蒙... 在蒙古历史中,有这么一个人物,他的影响力堪比成吉思汗,被誉为“女版成吉思汗”。 在她32岁时,她做了...
原创 曹... 一、导火索 在中国历史中,人际关系和权力的角逐往往构成了江湖的基础,尤其是利益的驱动。权力不仅决定着...
原创 曹... 公元223年,刘备和曹操相继去世,作为三国三大主要领袖之一的孙权,却在这之后活得近三十年。然而,最终...
原创 都... 魏忠贤,作为明朝历史上最为争议的人物之一,以其权倾一时的地位被称为“九千岁”。作为太监,他依靠自己在...
原创 石... 清末时期,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使得本已危机重重的清朝雪上加霜。这场运动如狂风暴雨般迅速席卷了清朝的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