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齐衰落时,后主高纬为何执意处死兰陵王?
创始人
2025-09-10 07:31:02
0

咱们今天来唠唠北齐那段历史,讲讲在北齐已经明显衰落的情况下,后主高纬为啥非要把领军大将兰陵王给处死,这背后的事儿啊,可复杂着呢。

先说说这北齐后主高纬,他这人性格上有很大缺陷。小时候呢,被立为世子,生活那叫一个优渥,身边一堆人伺候着。五岁的时候,他爹高湛登基,他顺理成章成了皇太子,十岁就登基做了皇帝,十三岁开始亲政。你说这人生得多顺啊,但他内心其实不快乐。他言语迟钝,不喜欢和朝士见面,别人多看他几眼,他就发怒斥责。上朝的时候,大臣们奏事,他都不敢抬头看人家,人家说话也是匆匆忙忙说完赶紧退下,这朝堂氛围就很奇怪。长期这样,高纬就变得沉默寡言,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内心孤独感越来越强。

再看兰陵王高长恭,那可是北齐的传奇人物。他出身显赫,是东魏权臣高澄的儿子,不过因为是庶子,小时候没得到父亲太多重视。后来北齐政治混乱,他没了父亲庇护,只能自己苦读兵书、研习武艺。等到十六岁,才慢慢受到重用。兰陵王长得那叫一个俊美,皮肤白皙得像女子,在连年征战的年代,这长相可没少让他苦恼。每次出去打仗,敌军都笑话他,说 “你们是不是没男人了,派个女子来应战”。为了树立威信,统领三军,他就让人给自己打造了一个青面獠牙的面具,每次出征都戴着,战场上的他那可是势如破竹,敌人见了他都闻风丧胆。

最有名的就是邙山大捷。当时北周征集十万大军,直逼北齐重镇洛阳,洛阳城内守军都快弹尽粮绝了,士气低落。在这危急关头,兰陵王只带着五百名骑兵,就敢冲入敌军包围圈,一路奋勇作战,杀到了洛阳城下。可城上的守军一开始都不确定这突袭的人是谁,分不清是友军还是敌军,直到兰陵王摘下那张凶煞的面具,露出他俊美的容颜,城上守军才知道救星来了。随后,城内弓箭手万箭齐发,和城外的兰陵王里应外合,成功解了洛阳之围。这一战让兰陵王名声大噪,士兵们为了庆贺,还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模仿他头戴面具、英勇作战的样子载歌载舞。

按说有这样能征善战的将领,对北齐来说是好事儿啊,可这高纬却不这么想。高纬本身性格就懦弱多疑,再加上他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也很复杂。北齐那时候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朝堂上奸臣当道,政治腐败,国力衰退。高纬自己没什么治国的本事,整天沉迷于奢华的生活,随意封赏官员,搞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在这种情况下,他对有能力的人就特别猜忌。

邙山之战后,高纬就找兰陵王谈话,跟他说:“你这样冲进敌阵之中,要是不小心出意外可咋办?” 兰陵王呢,作为北齐宗室,一心为国,就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那么多。” 他这话本来是表忠心,可高纬听着就不是滋味儿了。你想啊,高纬自己对国事不上心,整天瞎折腾,兰陵王说国事是家事,这不是显得自己不称职嘛。再加上士兵们到处传唱《兰陵王入阵曲》,这曲子越传,兰陵王的威望就越高,高纬心里就更不是滋味儿了,猜忌之心越来越重,慢慢就有了杀兰陵王的心思。

后来到了定阳之战,兰陵王代替段韶统率军队。他其实已经感觉到高纬对自己的猜忌了,为了避嫌,他故意常常收取贿赂、聚敛财物,就想让高纬觉得自己没啥大志向,只贪图钱财。可就算这样,他还是没办法成功隐退。等到北齐对南朝陈用兵的时候,兰陵王怕自己又被任命为将军,还叹息说:“我去年脸上长痈,现在怎么不发出来!” 从这以后,他有了病都不肯医治,就想躲开这些是非。

但高纬还是没放过他。武平四年(573 年)五月,高纬派遣使者徐之范给兰陵王送来了毒酒。兰陵王看到毒酒的时候,那叫一个悲愤啊,他对王妃荥阳郑氏说:“我对朝廷这么忠心,哪里辜负了皇帝,为什么要赐我毒酒?” 郑氏就说:“你为什么不亲自去跟皇帝解释解释呢?” 可兰陵王心里清楚,高纬既然下了决心,解释也没用,最后还是无奈地饮鸩而死,年仅三十三岁。

你看,这就是权力的残酷。在高纬这种昏庸多疑的皇帝眼里,哪怕你有再大的功劳,只要威胁到他那点儿可怜的权威,或者让他心里不舒服了,就只有死路一条。兰陵王这么优秀的将领,本可以在乱世中大展宏图,挽救北齐于危难,却因为皇帝的猜忌,落得个悲惨下场。四年后,北齐就被北周给消灭了,要是兰陵王还在,说不定历史还能改写呢。

好啦,今天关于北齐后主高纬为啥处死兰陵王的事儿就讲到这儿啦。大家要是觉得有意思,别忘了动动发财小手点赞关注,祝点赞关注的朋友都能发大财,咱们下期再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前言**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被誉为最杰出的皇叔,他的一生跨越了七朝六帝,亲眼目睹了时代的变迁...
原创 唐...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他成功地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
原创 唐...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89年,这段历史为中国文化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漫长的289...
原创 诸... 在蜀汉历史中,丞相兼国防部长诸葛亮与平原特种作战专家兼混合战术大师魏延,这两位忠诚于刘备的将领始终以...
原创 如... 假设我们按照题主的设想来推演一下情景。 公元213年,刘备率领军队围攻雒县,而张任则带兵在金燕桥阻击...
原创 秦... 秦始皇是否是明君,历史上一直争议不断。有人认为他在国家统一、文化融合、货币统一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原创 曹... 前言 在三国时期,曹丕与曹植之间的兄弟关系充满了复杂的竞争与较量。有一天,曹丕看到两头牛在田间发生冲...
原创 战... 《——·前言·——》 齐威王、赵武灵王、秦昭襄王和燕昭王,这四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为什么他们...
原创 如... 曾经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说法:20世纪属于美国,21世纪属于中国。但时至今日,情况真的如此吗? 美国如今...
原创 大... 1903年,袁世凯和张之洞这两位清朝重要的官员联合上书皇帝,提出废除科举制度的建议。随着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