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聪明一世的始皇帝,为何舍弃长子扶苏,反而让纨绔胡亥继位?
创始人
2025-09-10 06:31:35
0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始皇帝嬴政无疑是一位卓越非凡、雄心勃勃的君主。他不仅成功统一六国,建立了庞大的秦帝国,还留下了辉煌的建筑遗产和严密的法制体系。然而,尽管他一生辉煌,政绩卓著,却也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为何这位睿智的帝王,在决定继承人时,竟舍弃了长子扶苏,反而选择了胡亥这个放纵无度的庶子?

这个决策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权谋与权力斗争?始皇帝的心路历程又是如何曲折起伏?是什么因素促使他做出了如此戏剧性的选择?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初生之犊,扶苏何许人也?

扶苏,名源自《诗经·小雅·山有扶苏》。他是始皇帝的长子,早在秦王时期便已降生。扶苏生于战国末期,那时秦国正处在由弱变强、逐渐统一天下的关键时期。他是嬴政的长子,从小亲眼目睹了父王的英勇用兵,见证了六国的灭亡和秦帝国的建立。扶苏见识过法家思想在国家政治中的推行,并目睹了它将一个战国小国转变为强大帝国的全过程。

然而,扶苏的政治理念却与始皇帝截然相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扶苏,主张以仁治国,他认为秦朝一统六国后,应该宽松法度、安抚百姓,以德服人。但始皇帝却始终推崇法家思想,严格施行严刑峻法,扶苏的这种主张与父亲的理念南辕北辙。正因如此,扶苏逐渐被父亲疏远,这也是他最终被废除的根本原因。

尽管扶苏与父亲在理念上不合,但他性格温和、待人谦逊,身上并没有继承大统的野心。他更像是一位持有理想的思想家,尽管他内心渴望改变国家的面貌,却无法改变现实。

扶苏生性仁厚,心怀民众。他对秦朝严酷的刑法深感痛心,一度目睹农民因盗窃被斩手的场面,心情沉重到无法入睡,痛哭流涕。他多次向始皇帝上疏,恳请减轻酷刑,然而始皇帝始终不予采纳。

二、妃子微言,胡亥游刃有余

胡亥是始皇帝的庶长子,他的母亲为胡姬。与长兄扶苏不同,胡亥生在秦朝已经统一的太平时期,过着奢华享乐的生活,性格也因此逐渐变得放纵与骄傲。由于长兄扶苏受到父王的严格教导,始皇帝并没有为胡亥提供类似的教育。胡亥从未读过儒家经典,他只懂得享乐,对治国理政一无所知。

胡亥好大喜功,他目睹父王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心生野心。他也深知母亲胡姬宠爱自己,于是养成了任性放纵的性格。他羡慕父王的权势,也羡慕长兄扶苏的地位,暗中期望自己有朝一日能继承皇位。

胡姬作为后宫宠妃,经常趁始皇帝醉酒时,在他耳边吹耳边风,恶意诋毁扶苏。她不断渲染扶苏性格刚直,政治理念激进,若扶苏继位,必定给国家带来灾难。而她则大肆吹捧胡亥聪慧贤良,才华出众,拥有帝王之相。渐渐地,始皇帝对扶苏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对他失去信任与喜爱。

胡姬的暗中挑拨,使得胡亥在父亲面前游刃有余。他因宠爱而变得骄傲自满,见到长兄屡遭父王责罚,心中暗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胡亥渐渐坚信,帝位终将属于自己。

三、北疆之行,扶苏丧命

公元前210年,59岁的始皇帝再次踏上了东巡之路,进行他的第五次巡游。此次东巡,天子身体虚弱,终在沙丘驿站去世。赵高趁机联手丞相李斯篡改遗诏,伪造旨意命令胡亥继位。而不久之后,北疆传来了扶苏被迫自尽的噩耗。

扶苏之死,缘起几年前。当时扶苏因与父皇政见不合,情急之下与父王发生冲突。始皇帝大怒,决定派扶苏到边疆磨练。经过深思熟虑,始皇帝选中了北疆一带,指派将军蒙恬带兵护卫,并要求扶苏在那里建立战功。

然而,这一决策成为了扶苏的致命陷阱。蒙恬,作为秦朝的名将,深得始皇帝宠信,一心忠诚于扶苏。赵高欲篡权,必须除去这个最大的障碍。因此,趁始皇帝去世之际,赵高伪造圣旨,派人前往北疆,命令扶苏自刎。

扶苏得知消息后,心情彻底崩溃。他性格刚烈,临阵不惧,但面对一纸圣旨,他无力反抗,最终选择自尽。扶苏在天子陵前举剑自戕,年仅28岁。

蒙恬听闻此事,震惊异常,不相信圣旨的真实性,立刻拒绝了自杀命令,并为扶苏举行了葬礼。然而,所有努力依旧无力回天。

四、兄弟相残,秦室危在旦夕

扶苏自戕的消息传开时,始皇帝的死讯也悄然扩散。秦室的其他王子们并不知晓接下来的命运。而胡亥很快继位,成为了新的皇帝。

胡亥继位后,立即发布诏令,严厉镇压所有异姓王族,展开了大规模的抄家行动。他开始任命心腹亲信,在朝廷中派遣眼线,监视每一个臣子,搜寻他们的弱点与把柄。赵高利用胡亥的信任,成功打压了一些反对派,屡屡使计诬陷他们谋反,最后将这些大臣全部斩杀。

除此之外,胡亥还下令追捕宫中其他太子弟兄。那些年仅十几岁的王子们无处可逃,惶恐万分。赵高的爪牙迅速将他们捕入大牢,胡亥亲自审问,并最终下令将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兄弟们一一杀害,鲜血染红了宫殿。

秦室的王子们经历了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戮,胡亥却浑然不觉,依旧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生活。在这场兄弟相残、父子相逼的惨剧中,秦朝的命运已经走向了末路。

五、篡位之举,赵高引火自焚

赵高弑君篡位的举动令朝中上下愤怒。蒙恬依旧驻守北疆,李斯已死,朝中已无能与赵高抗衡的大臣。赵高借机篡位,掌握了政权。然而,这个举动也使他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之中。赵高终日惶惶不可终日,深知自己的罪行已无法被宽恕。

两年后,赵高最终因担忧自己的处境而被秦王子婴联合其他反对力量暗杀。秦朝最终被推翻,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爆发,天下开始进入混乱时期。赵高这个篡位之人,终究自食恶果,死于非命。

蒙恬则在胡亥死后选择投降,最终在战乱中保全了生命。而胡亥的母亲胡姬也在儿子被杀后投井自尽。整场兄弟相残的悲剧,导致秦朝的覆灭,生者悲痛,死者冤屈。

结语

权力斗争风云变幻,一念之间,命运就可改写。始皇帝临终前的一个决定,成就了这场血腥的篡位悲剧。扶苏的死,兄弟间的残杀,秦室的崩塌,最终让整个帝国陷入混乱与覆灭。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回顾这些过去,或许能够洞察其中的真相与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这场悲剧,或许是可以避免的。若扶苏能更加谨慎,始皇帝能更明智,李斯能明哲保身,蒙恬能奋起反抗,或许,历史就会走向另一种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湾区需要怎样的艺术节? 9月4日下午,星耀音乐剧明星演唱会Radiant Star Gala主演见面会上,5名国际音乐剧明星...
原创 诸... 卧龙遗策:诸葛亮身后三十年蜀汉存续之谜与三国博弈的智慧密码 一、隆中对后的命运转折:从织席贩履到三...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军事体系中,有三个从一品武官,分别是驻防将军、都统和提督。虽然这三者的职位相似,但它们各自的...
原创 军... 在汉朝的建立过程中,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三位将领,除了韩信和英布外,还有彭越。虽然仔细分析彭越在战场...
川渝两地巴渠河川剧艺术交流演出... 9月8日晚,巴山大剧院内锣鼓铿锵、唱腔悠扬,由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达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川渝两...
原创 刘... 刘伯温,作为大明开国的元勋之一,以其神机妙算和卓越的才智闻名于世,他辅佐朱元璋建立了雄伟的帝国。然而...
原创 罕... 北京内城的街景。☆内城范围大致为内二环以北至西德胜门、东安定门;南至西宣武门、中正阳门(前门)、东崇...
原创 大... 大明朝史:为何明朝拒绝与皇太极和谈?当时皇太极的要求真有那么过分吗?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
原创 大... 宝庆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她在父皇的眼中和哥哥朱棣心目中都极为珍贵。前半生的她生活在幸福与无忧的环...
原创 大... 历史上的大明朝时期,永历帝朱由榔可以说是明朝中最为悲惨的皇帝之一。尽管他执政长达16年,却始终未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