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揭露历史真相:瓦岗起义军,背叛旧主变节者众多,仅有一个真英雄
创始人
2025-09-09 23:04:02
0

前言

隋朝末年,乱世纷争,民间起义不断爆发。各地的起义领袖纷纷崭露头角,有的是为了复仇,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片风雨飘摇的土地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发生在河南豫北一带的瓦岗起义。起义的领袖翟让,本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小官,而李密则是来自隋朝的流浪兵士,两人携手并肩,迅速在中原地区打出了名号,声势浩大。可惜,最终这股力量在经历了辉煌后走向了衰败,唐朝崛起,将瓦岗军最后的根据地夺去。那些曾经背叛、离去的人早已隐匿不见。而唯一没有离开的,却是王伯当——他始终陪伴在李密身旁,作为瓦岗军最忠诚的部下,王伯当才是真正的英雄。

翟让创建瓦岗起义军,与隋军展开斗争

翟让原是隋朝一县的基层小吏。因为一次冤屈入狱,他被狱卒暗中放了出来。在一番惊险逃亡后,他藏身于河南豫北的瓦岗山寨,开始组织起义。

最初,翟让的队伍不过是由一些逃犯和山寨土匪组成,人数仅有三四十人。这些人多半没有什么真正的战力,生计也仅能依靠抢劫维持。翟让自己也不得不参与其中,打劫过路的商旅来解决军队的口粮问题。然而,他为人仁厚,每每抢劫时总感到一丝愧疚。这些土匪也因此愿意跟随他,虽然心有顾忌,却也没办法做出太多反抗。

彼时,翟让不过是一个山大王,与真正的豪强相比,无足轻重,更别提与隋朝的帝国对抗。之所以能够崛起,是因为隋朝末年局势混乱,朝廷对小规模的反叛漠不关心,往往只是派几千士兵来解决问题。翟让的队伍能逃过一劫,实属侥幸。而像李密这样的游兵,更是为了生计而加入,面对隋军时,不得不拼尽全力。毕竟,隋朝的兵力分散,难以专注于瓦岗山这块偏远之地。

随着瓦岗军不断发展壮大,曾经的逃亡者开始变得有些战斗力。而翟让的仁爱作风,虽能赢得民心,却也让资源不断消耗,使得隋朝的官军渐渐忽视了这一小团体。更重要的是,隋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官员腐败无能,百姓疾苦,民变四起。翟让的瓦岗军也因此成了百姓的避风港,名声愈加响亮。

虽然隋炀帝杨广屡派心腹大将张须陀来讨伐,但瓦岗军屡次击退,且随着隋朝政权的崩溃,隋军的力量逐渐衰弱,逐步失去了与瓦岗军对抗的能力。

李密夺取瓦岗起义军的领导权

公元614年冬,瓦岗军遭遇了一次重创,人心开始动摇。就在这时,李密,一位逃亡的游士兵,悄然投向瓦岗山,迅速得到了翟让的信任,甚至被授予虎符,成为翟让的心腹。

李密身手灵活、心思缜密,个性狡猾,总能在危急关头先行撤退,保全自身。有过多次亲眼见证翟让宽厚仁爱的性格后,李密内心暗自生起了取而代之的念头。他与翟让的谋士贾雄等人暗中结盟,主张要突破山寨,进入关中建立更稳固的根基,称王称帝。

贾雄精通卜卦,言之凿凿,说天命已尽,翟让应将权力交给李密,这样才能成就大事。翟让心地单纯,根本没能意识到李密的心机,最终导致了自己被背叛的悲剧。李密凭借自己的智谋,杀害了翟让,并清除掉了他的一些亲信,正式接管了瓦岗军。

翟让的死,年仅三十,原本是一个心怀大义的英雄,却未能在历史中留下长久的痕迹。李密则趁机自立为魏公,并通过琅琊公的封号结交豪杰,包括王伯当等人,名义上已经成为瓦岗军的掌舵人。

瓦岗军击败隋朝后逐渐衰落

李密掌握军权后,立即改变了翟让一贯仁爱的作风,开始大肆搜刮军资,强化自己的权力基础。他拉拢各路豪杰,甚至不惜向周边地区征税、敲诈,迅速膨胀了瓦岗军的规模。很快,李密手下的军队已经达到十几万,成为隋朝末年最具威胁的势力之一。

然而,隋朝政权早已腐朽,内乱不断,宇文化及弑君篡位,李密得知后不屑一顾,自认为已超越了这个腐朽的政权。他立即指挥瓦岗军攻占洛阳,生擒宇文化及并公然凌迟,威震一时。

然而,李密并未稳固洛阳的局势,反而继续四面树敌。最终,瓦岗军因内外夹击而失去洛阳,逐渐陷入衰败。最终,瓦岗的旧部不得不投降唐朝。

王伯当始终追随李密

尽管瓦岗军的命运已定,但李密身边仍有一位忠诚的部下,他便是王伯当。王伯当原本是翟让麾下的校尉,深得翟让的宠信。随着翟让的死,瓦岗军内部发生了权力斗争。王伯当本有机会趁机取而代之,但他始终对李密保持忠诚。

或许是因为李密的果断更符合王伯当的性格,亦或许是出于对翟让的深厚感情,王伯当始终如一地跟随李密,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无论是在邙山之战,还是攻占洛阳时,王伯当都是关键人物。

李密也非常看重王伯当的忠诚,将他封为右仆射,两人关系密切,王伯当成了李密的左右臂膀。即使瓦岗军最终投降唐朝,王伯当也依然陪伴李密左右。

王伯当殉难,成为民变中真正的英雄

公元617年,李密自称魏公,率军反唐,但这场反叛注定失败。619年,李密被唐军困于桃林县,最终被捕。然而,在最后的关头,王伯当为保护李密突围,不惜以身犯险。尽管身负重伤,他依然英勇杀敌,保护李密逃脱。

然而,这一仗最终以两人双双死于非命告终。王伯当的忠心与英勇,成为了这场历史巨变中最令人敬佩的部分。他的牺牲为这场民变画上了光辉的一笔,成为真正的英雄。

结语

翟让所创立的瓦岗军曾一度雄霸中原,李密接掌军权后更是扩展了其势力,成为隋末最强大的反叛力量之一。然而,随着隋朝的瓦解与唐朝的崛起,瓦岗军最终未能长久维持其辉煌。权谋与背叛贯穿始终,但王伯当的忠诚与牺牲,成为这场民变最为动人的篇章,永载史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沙的“人挤人”,有啥来头? 长沙司门口的地名源于明朝,此后该处一直是市内繁华核心之地。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我的父辈从北京中央国...
国宝级珍品亮相成都 在这场展览...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报道 风格瑰丽奇特的“神面纹”,似乎在诉说着古老历史的密语;镌刻着铭文的青...
原创 朱... 朱元璋为孙子留下了一位英勇的大将,这位将领本可以有效对抗朱棣,但朱允炆却选择将其弃用。这一历史事件引...
原创 贝... “北海”这个名称在历史文献中屡见不鲜,许多人熟知的汉代“苏武牧羊”的传奇故事便是在此地发生的。如今,...
原创 庞... 前言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命运如歌,悲欢总有沉浮。” 庞涓与孙膑,一对曾同门共学的师兄...
原创 8... “如果不劳而获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社会正走在错误的方向上。”这句话出自日本学者野口悠纪雄之笔。在...
原创 为... 前言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皇位的传承问题一直牵动着整个朝代的命运。作为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君王需要...
原创 5... 大宋朝,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起伏跌宕的319年。从北宋的9位皇帝到南宋的9位帝王,每一位都有着鲜明...
原创 思... 虽然如同帝国的太阳,但秦始皇仍无法避免被凝视。 刘邦到咸阳,见到秦始皇出行的排场,感叹道:“大丈夫当...
原创 今... “今朝有酒今朝醉”,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笔下,短短七个字,将一种及时行乐的洒脱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了众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