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拿高额补贴,还有女学生相伴:苏联的非洲留学生计划,为何失败了
创始人
2025-09-08 05:32:16
0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全球的“警察局局长”,这一变化让苏联感到极为不满。紧随其后,虽然有14个国家选择与美国为伍,但只有7个国家愿意跟随苏联。这时,赫鲁晓夫看到了一个机会——非洲独立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为什么不借此机会联合非洲国家对抗美国呢?

赫鲁晓夫认为,通过接纳非洲国家的留学生,向他们灌输苏联模式,帮助他们在回国后建立亲苏政权,不仅能够扩大苏联的影响力,还能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的优势。这种“多赢”的战略让赫鲁晓夫感到无比得意。于是,1960年,他在莫斯科建立了友谊大学,专门接收非洲的黑人留学生。然而,赫鲁晓夫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高瞻远瞩的计划,实际上给他自己挖了一个巨大的坑。

随着苏联媒体的广泛宣传,吸引力不断增强:“非洲的朋友们,来苏联学习吧!不仅可以学到致富和建功立业的技术,我们还每月为你们发放90卢布的奖学金。”当时,非洲国家普遍贫困,就算是王公贵族,家里也没多少积蓄。听到苏联媒体的宣传,许多非洲人纷纷申请去苏联留学,仿佛天上掉下了大馅饼。

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卢布兑美元的汇率大约是1:1,而苏联工薪阶层的月收入也不过四五十卢布。90卢布的奖金对于那些生活困苦的非洲国家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待遇。正因为如此,前一年到苏联留学的非洲人不到百人,而政策一推出,留学人数立刻飙升到5000多人。赫鲁晓夫为此兴奋不已,立即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个计划。

赫鲁晓夫一发话,苏联各地的政府部门自然不敢怠慢,把吸纳非洲留学生作为政治任务。正因为赫鲁晓夫领导下的大政方针明确,苏联人才不相信中国的“过犹不及”,因此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争抢非洲留学生的风潮。非洲国家的贵族们原以为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没想到如今非洲人只要敢报名,苏联都愿意接收。

结果,不仅是有学问的非洲人,甚至那些文盲、混混、无业游民也都蜂拥而至。即使是毫无文化基础的非洲人,苏联都不嫌弃地将他们接纳为留学生。这些人到了苏联后,不仅学习水平差,还把他们的行为习惯带到苏联。更糟糕的是,他们那种“雄心壮志”和“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给苏联的教授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扰。

有一天,一位非洲留学生突然在课堂上站起来,大声说道:“别再讲这些无聊的内容了,赶紧教我们如何制造宇宙飞船!”这一句话把在场的苏联教授吓了一跳,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教授耐心地解释说,按这些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制造宇宙飞船是无法实现的。教授建议他们先打好基础,再做进一步的学习。然而,非洲留学生们并不买账,甚至开始站起来抗议:“你这是种族歧视!我们要向你的上级投诉你!”

苏联教授未曾预料到,留学生们竟然真的去投诉他,不仅向教育部门反映,还联名上告赫鲁晓夫。这让赫鲁晓夫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了维护苏非友谊,赫鲁晓夫决定处理这位教授,结果此事成为了日后更大冲突的导火线。

赫鲁晓夫做出了让步,教授被处分的消息在教育系统迅速传播开来。这让那些接待非洲留学生的学校意识到:非洲留学生已经成了他们无法得罪的存在。为了讨好这些学生,苏联的老师们开始对非洲留学生放任自流,无论他们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违反校规,都不予过问。只要他们不再投诉,学校就一切顺其自然。

这些非洲留学生得到了超国民待遇,也开始放飞自我。他们带着对女性的轻蔑态度,开始在校园内外调戏苏联女性。尽管部分苏联女性对他们趋之若鹜,但也有不少不愿接受侮辱的女性,最终引发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1962年底,为了增进苏非友谊,友谊大学举行了一场舞会。舞会上,气氛一度失控。一名苏联女大学生因为不愿和一位非洲留学生跳舞,而被这位留学生当众吐口水,随后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其他围观的非洲留学生也加入其中,导致整个场面一片混乱。警察很快赶到,但由于苏联政府的态度,他们并未对留学生们做出任何惩罚。这件事情迅速在苏联社会传播开来,民众对这种“特殊待遇”愤怒不已。

随着类似事件的频发,苏联民众的怒火愈发难以忍受,但由于赫鲁晓夫政府的固执,他们只能压抑心中的不满。直到1963年12月19日,500多名非洲留学生在红场举行示威,破坏建筑、抢劫商店、焚烧汽车,赫鲁晓夫政府才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场示威的导火索是,某名加纳留学生在莫斯科郊外死于饮酒过量冻死事件。由于他们误以为是苏联人谋害,集体爆发了游行。事后调查表明,这名加纳留学生并非遭到谋杀,而是因饮酒过量冻死。但这件事并未平息非洲留学生的愤怒。媒体对此大肆报道,赫鲁晓夫和苏联的国际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事态愈发严重,赫鲁晓夫政府在面对民众的不满时依然没有深刻反思,反而继续推行更为极端的政策。例如,一些学校为了吸引非洲留学生,不仅大幅提高他们的待遇,还提出了“学伴”模式,配备苏联女学生作为学伴。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苏联女性的不公,而这更激化了苏联国内的矛盾。

这些留学生的行为与苏联学生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为了解决矛盾,苏联政府最终成立了巡逻队和学伴制度,专门管理非洲留学生的行为。虽然一些留学生最终被遣返回国,但他们对苏联的负面评价依然在国际间传播,严重影响了苏联的国际形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公元208年,63岁的华佗在监狱中死去,这一历史事件震动了整个东汉末年的社会。华佗,这位赫赫有名的神...
印度历史为什么越来越“神”? 按照印度人民党的官方历史叙述,莫卧儿王朝与大英帝国一样,都是印度的外来统治者,都是骑在印度人民头上拉...
原创 他... 1976年,这一年注定了将成为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在这一年经...
原创 他... 改写后的文章: 1970年5月,上级找周纯麟进行谈话,计划将他调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司令员...
原创 末... 大家都知道,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君主。尽管他身份尊贵,溥仪...
原创 童... 一个出生就进监狱的婴儿,18年后竟然成了皇帝。更离谱的是,拥立他的权臣霍光掌控朝政20年,连皇帝都要...
原创 白... 根据您的要求,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 --- 据工作人员回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结束后,...
赵姓族人如何认祖归宗?有什么方... 编辑 | 趙英雄 “赵氏宗亲”,这个响亮的称号不仅代表着一个家族的荣耀,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原创 美... 在美国,政治话题常常引发激烈的争论,人们往往会因意见不合而争得面红耳赤。然而,关于某些问题,美国人几...
原创 汉... 汉文帝未被架空的原因至今无法得到明确解释,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分析这些原因时,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