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央政府决定任命李济深同志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许多人对这一任命表示关注,甚至有些人对其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在这个关键时刻,周恩来总理站出来为李济深辩护,并提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李济深曾提出过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或许能够对长征的结果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番话让在场的人更加好奇,纷纷想知道当年李济深提出的是什么建议。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建议究竟是什么。事情要追溯到1932年,那时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全力投入抗日战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资源不断地涌向第19路军的驻地,民众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李济深也积极参与其中,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民族抗争之中。然而,积极参与抗日的行动与蒋介石的命令产生了严重冲突。起初,蒋介石只是表示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这支不听命令的军队产生了更深的敌意。 尽管第19路军在当时声名显赫,蒋介石不敢公开与其对抗,但他心中的不满与愤怒却越来越积累,最终决定将第19路军调往闽赣一带进行剿共。军长蔡廷锴早已看透蒋介石的阴险用心,但作为军人,他不得不服从命令。当第19路军疲惫地进入南方后,蔡廷锴毫不犹豫地决定公开反抗蒋介石,宣布反对蒋的统治。 这一举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支持第19路军的人民纷纷称其为英雄,而蒋介石则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李济深得知此事后,立即收拾行李,奔向南方,和蔡廷锴、陈铭枢等人一起成立了人民革命政府,李济深担任主席。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蒋介石与第19路军彻底决裂,蒋派遣11万大军包围这股反叛力量。然而,面对众多敌军,蔡廷锴很快陷入了困境,战斗形势变得非常不利。就在此时,李济深的脑海中闪现出了一个极为具有战略眼光的想法。他想到,在如此艰难的形势下,工农红军也许能成为他们的盟友。如果第19路军能够与红军联手共同对抗蒋介石,或许能够找到逆转局势的机会。于是,李济深立即将这一想法传递给了中共,毛主席得知这一建议后倍感振奋,意识到红军正处于第五次反围剿之中,形势非常危急。如果能够与第19路军联合,红军不仅能够成功突破困境,甚至有可能扭转整个战局。 毛主席立即与王明、博古等人讨论了这一合作的利与弊。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些苏联专家不仅没有支持毛主席的想法,反而嘲笑他太过天真,居然相信蔡廷锴和李济深的建议。那时,毛主席正处于党内的低谷阶段,尽管在之前的四次反围剿中,他带领红军屡战屡胜,赢得了军心,但博古对毛主席的崛起心生忌惮,采取了压制的态度。 毛主席急切地希望能够采纳李济深的建议,他深知这会为红军带来截然不同的未来。因此,他四处奔走,努力说服博古等人,但无论如何努力,这一建议最终未能得到采纳。周恩来总理在这期间一直支持毛主席与李济深的合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方案并没有付诸实践。多年后,周总理回忆起这一段历史时,深感遗憾,并表示:李济深当时提出的建议,或许能改变长征的结果。这句感慨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更是对那个特殊时期未能实现的历史机遇的惋惜。
上一篇:原创 东汉历史上最难的十五年!国家连续爆发天灾,为何没有爆发起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