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正问父亲黄永胜:谁是你最好的上级?他说了三人,却没有林老总
创始人
2025-09-07 06:32:31
0

黄永胜晚年的错误导致他最终落入囚笼,但因患癌症晚期而被取保候审。作为一位曾在革命时期建立过赫赫战功的老将,尽管他犯下了严重错误,但党和人民对这些老英雄仍然予以一定的关怀与照顾。

当时,黄永胜在青岛医院接受取保候审,他的儿子黄正专程前来看望。父子二人坐在病床旁,回忆起往昔的革命岁月,儿子不禁问道:“父亲,您认为最好的上级是谁?”黄永胜的回答令黄正吃了一惊——他提到了三个名字,但其中没有林老总。

事实上,黄永胜能够在军中一路晋升,离不开林老总对他的重视。那为何他不提林老总呢?最好的上级是谁呢?

首先,毛主席自然是最值得敬仰的领导人。毛主席是新中国的奠基者,是所有革命者心中的伟人,因此毛主席作为最好的上级并不意外。

其次,陶铸。陶铸在广州军区成立后与黄永胜建立了深厚的战友关系,两人常常会面,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与友谊。

最后一位是罗荣桓,即“罗帅”。按理说,罗帅与林老总在黄永胜心中的地位应当是相近的,那么为何黄永胜提到罗帅,却没有提到林老总?这里面有其深意,尤其是罗帅与黄永胜之间那些令黄永胜感慨的故事。

黄永胜从1927年加入革命队伍后,很快就参与了秋收起义。当时,罗荣桓率领的农民武装部队加入了秋收起义的行列,黄永胜便跟随罗荣桓打下了革命基石。从那时起,黄永胜便一直在罗荣桓的麾下,见证并受益于罗帅的领导。

黄永胜来自贫寒家庭,书读得不多,具备着当时许多基层将领的典型特点:勇猛善战,却缺乏军政管理经验。此时,罗荣桓作为一位拥有高学历的军队领导,对黄永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永胜曾回忆起自己刚加入革命队伍时,还是个普通班长。当时,部队在一个寒冷的镇子驻扎,士兵们没有足够的御寒措施。一名士兵私自取了农户的稻草生火取暖,黄永胜意识到这是违反纪律的行为,但却不知道如何处理,他只是生气地粗暴制止了那名士兵。然而,士兵不但没有悔改,反而顶撞了黄永胜。

在愤怒之下,黄永胜给了那名士兵一耳光。第二天,事情传到了上级,罗荣桓亲自来询问黄永胜。黄永胜依旧没有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仍然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罗荣桓严肃地问道:“黄永胜,你觉得这样做对吗?”见黄永胜迟迟不答,罗荣桓又问:“你认为作为班长,不动手打人就无法管理好队伍吗?”接着,罗荣桓更为深刻地反问:“如果你是那个底层战士,犯了点小错就被班长打骂,你会怎么想?这样的队伍,能有战斗力吗?”

这一番话令黄永胜感到羞愧,回想起自己在部队犯错时,罗荣桓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耐心地指出问题,并给予鼓励。这次教训让黄永胜彻底意识到,作为领导者,管理团队更需要的是耐心与理解,而非暴力与惩罚。从此,黄永胜在管理上有了显著改进,开始像罗荣桓一样,以理服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永胜担任了685团的团长。他打仗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在团队管理中,黄永胜常常不太听取他人的意见。与他搭档的是儒将邓华,二人曾是红军时期的老搭档,但熟悉往往让沟通更具挑战。

随着工作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分歧,黄永胜对邓华的管理方式提出了异议,认为政委过多干涉军事事务。两人争执不休,黄永胜甚至一气之下拍了桌子。此事引发了罗荣桓和林老总的关注。最终,经过三位领导人的商议,决定将黄永胜调离685团,改任副团长。

黄永胜对于调职十分不满,心中愤愤不平,立即找领导讨个说法。正是罗荣桓的耐心开导,劝解了黄永胜。黄永胜最终接受了这个决定,调任独立团副团长。

在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跟随罗荣桓和林老总参与了辽沈战役。在一次战斗中,黄永胜指挥的8纵与指挥部失联,后果非常严重。尽管最终黄永胜带领部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他在行动中违抗了上级的命令,这一行为激怒了参谋长刘亚楼和林老总。

尽管战果辉煌,黄永胜却并没有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与上级发生了争执。最终,黄永胜被调离8纵,并且被撤职。性格倔强的他无法忍受这一打击,最终选择前往后方治病。

不久后,黄永胜被重新调回6纵担任司令员,背后显然有罗荣桓的努力与沟通。在黄永胜最迷茫的时候,罗荣桓的帮助使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位置。

1963年,罗荣桓在北京去世,黄永胜心情沉痛,得知消息后他悲伤地表示:“没有罗帅就没有我的今天,以后再遇到重大问题,我该去问谁?”罗荣桓的去世让黄永胜深感失落,毕竟如果没有罗帅的指导和帮助,黄永胜的道路可能会走得更为曲折。

正如黄永胜在晚年所反思的,罗荣桓的教诲对于他的一生至关重要。虽然林老总为他提供了许多机会,但罗帅对他深刻的影响,让他在迷茫时能够找到方向。黄永胜深知,如果罗荣桓还在,他的人生或许不会走上错误的道路,因此他才会在晚年怀念罗帅,称他为最好的上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公元208年,63岁的华佗在监狱中死去,这一历史事件震动了整个东汉末年的社会。华佗,这位赫赫有名的神...
印度历史为什么越来越“神”? 按照印度人民党的官方历史叙述,莫卧儿王朝与大英帝国一样,都是印度的外来统治者,都是骑在印度人民头上拉...
原创 他... 1976年,这一年注定了将成为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在这一年经...
原创 他... 改写后的文章: 1970年5月,上级找周纯麟进行谈话,计划将他调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司令员...
原创 末... 大家都知道,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君主。尽管他身份尊贵,溥仪...
原创 童... 一个出生就进监狱的婴儿,18年后竟然成了皇帝。更离谱的是,拥立他的权臣霍光掌控朝政20年,连皇帝都要...
原创 白... 根据您的要求,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 --- 据工作人员回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结束后,...
赵姓族人如何认祖归宗?有什么方... 编辑 | 趙英雄 “赵氏宗亲”,这个响亮的称号不仅代表着一个家族的荣耀,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原创 美... 在美国,政治话题常常引发激烈的争论,人们往往会因意见不合而争得面红耳赤。然而,关于某些问题,美国人几...
原创 汉... 汉文帝未被架空的原因至今无法得到明确解释,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分析这些原因时,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