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店遗址 ——在考古探方里叩响上古文明的大门
创始人
2025-09-07 06:32:36
0

河南省禹州市火龙镇瓦店村,考古专家用洛阳铲叩醒了沉睡四千多年的古城。遗址发掘出的夯土墙基、兽面纹陶片与卜骨,正拼接出一幅比典籍记载更为鲜活的文明图景。一件件出土文物,恍惚看见远古时期那个治水英雄与先民们的集体记忆在此交叠——大禹传说不再是缥缈的神话,而化作考古探方里可触摸的文化基因。

5月中旬的一天,初夏的晨光漫过禹州城区,大禹文化学者郭水林先生带领大禹故事传承人寇党培和我三人一行去瓦店遗址参观学习。在驶向禹州市火龙镇的路上,兴奋与期待交织,二十多里的路程一晃就看到路边悬挂“瓦店遗址”的路标,顺路标向北行驶,一座牌坊赫然眼帘,上写:夏代古城瓦店,两边对联分别写道:“北听颍水古琴、南望峰山千秋秀。”穿越在这条路上,仿佛行走在时光的隧道,两旁发黄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仿佛与我们招手示意,不远处看到路旁麦田边立有一石碑,上写“瓦店遗址”四个大字,不由放慢了车速,这里就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夏代早期聚落遗址,地下埋藏着中华文明起源的密码。

正在忙碌的考古队负责人宋天阳老师闻听我们的到来,立即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跟随宋天阳老师来到探方区,一股腐殖土气裹挟着历史的尘埃扑面而来。

据了解,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先生主持了著名的“夏墟”考古调查,在禹州境内调查了阎寨遗址和谷水河遗址,1979年考古工作队沿禹州颍河两岸开展考古调查,最重要的就是发现了瓦店遗址。1980年——1982年,考古工作者对瓦店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2006年国务院核定瓦店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最新考古发现夏代早期祭祀遗址全貌,为确立禹州为“华夏第一都”提供了新的实物佐证。

瓦店遗址环壕聚落面积有120万平方米,是河南省境内的一处夏代早期重要的都邑性遗址,龙山文化规模最大的中心聚落之一。在这里发现了大型城址、宫殿基址、祭祀区、居住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遗址。它就像是一座早期城市的雏形,有着明确的功能分区。夯土墙基采用“夹板夯筑”技术,夯层均匀达10厘米,这种精密工艺在中原地区同时期遗址中独树一帜,城墙走向与颍河曲流完美契合,显露出建造者高超的地理认知与规划能力。

瓦店遗址出土的陶器组合暗含权力密码。夹砂灰陶斝、圈足盘等高等级器物集中出土于祭祀区,其表面的云雷纹与兽面纹经显微观察,证实出自专业工匠之手。这种器用制度与良渚文化玉琮的等级象征形成南北呼应,昭示着早期中国礼制文明的萌芽。

祭祀活动在古代社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瓦店遗址的祭祀场景,就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具体体现。在祭祀区的地层中,发现大量被刻意敲碎的陶器与玉器碎片,这种“碎物葬”习俗与二里头遗址同类现象高度一致。考古队通过锶同位素分析,证实这些祭品原料来自周边八个不同区域,表明瓦店在当时已是跨族群朝圣中心,这种文化整合恰似“大禹会诸侯”、夏启继位“大飨天下诸侯”的历史预演。这里出土的大量卜骨,上面有明显的灼痕,这表明当时的统治者通过祭天与神灵沟通,寻求指引和庇佑。同时,还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玉器,如玉璋、玉钺、玉璧、玉鸟、玉铲以及精美陶酒器和大卜骨等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玉璋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玉钺则代表着军事权力。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人牲坑。这些非正常埋葬的人骨,暗示着早期社会存在着通过献祭来强化权力的现象。在那个时代,人们相信通过献祭可以取悦神灵,获得神灵的庇佑,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统治阶层的权威和力量。这与夏朝“家天下”的统治模式是相契合的,进一步证明了瓦店遗址可能是夏朝早期的都城

瓦店遗址中的宫殿遗址,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基址。这些地基经过精心的夯筑,地面还铺设着规整的石板。可以想象,当年在这些建筑里,权贵们在这里处理政务、举行盛大的仪式。这些建筑的规划和布局,体现了当时已经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与同时期的其他遗址相比,瓦店遗址的宫殿基址显示出更高的规格和更复杂的结构,这是早期都城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个都城的运转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支持。在瓦店遗址中,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碳化粟、黍等农作物遗存,以及石犁、骨耜等农业生产工具。这说明当时的农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粮食产量能够满足人口增长和阶级分化的需求。

在手工业方面,瓦店遗址也有着惊人的表现。出土的蛋壳黑陶杯,薄如蛋壳,工艺极其复杂,反映了当时制陶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还有青铜器残片的出现,表明这里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的初期。这些手工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还促进了贸易和交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宋天阳老师告诉我们,遗址考察后也要退耕还田。瓦店遗址所出土的文物都陈列在禹州市博物馆。接着,又带我们观看了正在挖掘的新的区域,考古人员带领一些当地群众在防晒蓬下正在井然有序地工作,挖掘出的两具人体骨骼完整无损,其形状各有不同,一瓮罐中的人头明显露出,这些还待专家来探究。

站在瓦店遗址的土地上,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看到4000多年前先民们在这里忙碌的身影。脚下的夯土城墙见证了他们的坚韧和智慧,祭祀坑中的玉器诉说着他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权力的追求,陶器碎片里残留着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当我们将瓦店遗址的考古坐标投放到"禹会诸侯"“夏启钧台之飨”的历史叙事轴线上,那些破碎的陶片突然有了温度。夯土城墙的夯窝里凝结着集体协作的汗水,祭祀坑中的玉璋折射出多元文化的光芒,卜骨裂纹里蜿蜒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在这片沉睡已久的台地上,英雄史诗与世俗生活早已编织成不可分割的文明经纬。大禹传说在此不是被证实或证伪的对象,而是化作一盏明灯,照见中华文明在形成之初那充满张力的精神图景。

参观完瓦店遗址,和宋天阳老师握手告别时,我眼前突然闪亮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次日,我专程再次来到禹州市博物馆,跟随讲解员来到一楼展厅,300多件出土文物静静地躺在玻璃柜里,当眼睛触及陶罐的裂缝时,四千多年的时光顺着缝纹汩汩流淌而来。最后讲解员指着一排陶罐告诉我们:这9件陶鼎、5件陶瓮是在同一个壕沟里挖掘出来的,它象征着九五至尊的寓意。它不仅揭示了夏朝早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还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瓦店遗址的祭祀区作为夏朝早期都邑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是夏朝建立前夜的“文明高地”,为早期国家形态(都城、礼制、王权)提供了关键实证。它就像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探索夏朝历史的大门。

供稿:夏禹文化研究会

编辑:田玉赛 樊晨凯 校对:马阳

责编:董州旭 终审:蔡春蕾

特别声明:本文由云上禹州个人号或机构账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云上禹州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封狼居胥,这位一代猛将,纵使英勇无敌,最终却未能抵挡命运的捉弄,英年早逝。霍去病的整个人生,几乎是为...
原创 曾... 曾国藩的三大错误:智慧与警醒 曾国藩,清朝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以其过人的政治眼光和深邃...
原创 非... 在大航海时代的兴起后,非洲迅速成为了欧洲殖民者争夺的焦点之一。作为通往好望角和进一步通向东方的关键中...
原创 赵... “干得好啊!干得好啊!” 在昏暗的屋子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对着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发出了这样的叫喊...
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精品(一百二十... 自古以来,金银玉石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和内涵。黄金璀璨代表尊贵,白银温润寓意纯洁...
原创 中...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受欢迎程度不言而喻。当地人甚至称中国企业为“大救星”,表示:“任何时候我都愿意为中国...
原创 梁...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期间,彭总做了一件特别的事情。 不仅如此,在给38军发电报时,他用了“万岁”这样...
原创 1... 1991年末,苏联这座屹立近七十年的红色巨擘骤然崩塌,不仅重塑了全球地缘政治版图,还遗留下一笔高达1...
原创 志... 作者:武陟东旭 “师长,彭总是不是发昏了?” 1950年11月5日,39军115师的师长王良太接到...
原创 清... 在晚清的盛世京城中,隐藏着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秘密。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城市背后,究竟掩藏着怎样的官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