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考中状元能当多大的官?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
创始人
2025-09-06 19:02:40
0

古代做官是非常困难的,这主要源于当时科举考试的难度要远远高于今天的高考。以1978年的高考为例,当年的录取率仅为6%;而在明代,进士的录取率只有4%,并且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这意味着每年真正进入进士的录取率大约只有1.3%。因此,要想成为“天子门生”可谓极为不易,而要成为状元,更是难上加难。三年又三年,才能有一个状元脱颖而出。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这位“独苗”是如何诞生的。

据史料记载,从唐朝科举考试开始,直到清朝为止,经过上千年的时间,中国历史上共计诞生过592名状元(有说法为504人),如果包括武举等特殊因素产生的状元,那么这个数字也未超过800名。从这些数字和时间跨度来看,考中状元的难度显而易见。

如果你想考取状元,寒门或贵族家庭都可以,但前提是你必须具备非凡的才华,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无论你是多大年纪,甚至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可以参加“童试”,这些考生被称为儒童,或称为童生,考试合格后即可被称为秀才。然而,秀才的考试同样不是轻松的,尤其是明清时期,考生必须经历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重筛选。

然而,成为秀才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你还需要通过每三年一次的岁试和科试。岁试分为六个等级,第一、二等级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科试,科试同样分为六个等级,只有在第一、二等级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秀才,才能参加乡试,这个过程被称为“录科”。经过这些层层选拔,你终于可以参加乡试了,但机会并不常有,每三年才一次,通常在秋季举行,因此也叫“秋闱”。当你到了考场,就背起行囊,前往大城市或省城参加考试。

如果在乡试中表现优异,你就能成为举人。举人分为多个等级,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叫亚元,第三至第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第七名及以下则为文魁。拥有举人资格意味着你进入了官场的门槛。对于范进来说,中举后的激动直接导致他失控,差点疯癫,幸亏他老丈人一巴掌让他回过神来,因为仅仅成为举人并不能直接进入官场,接下来还得继续考试。

举人只是表明你具备了当官的资格,你仍然需要经历一系列严格的考试。在每一次会试之后,如果你连续三次未能通过,你就可以在吏部注册,几年后,等到官员职位空缺时,你才有机会被选中。这一过程被称为“大挑”,即在空缺职位时,从举人中选拔官员。由于这些考试和程序的高难度,成为举人并不意味着你能当上官,接下来还需要准备好迎接更多的考验。

会试由礼部主持,通常在春季举行,因此也叫“春闱”。会试的考试包括三场,三天一场,试题来自四书五经等经典。参加会试并入榜的考生被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获得会元资格后,你将迎接最后一关: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察考生的策问能力。考生清晨入场,经过一系列礼仪程序后,接过策题,考生需要写出大约两千字的策文。在这一天的考试结束后,考生交卷并等待最终结果。

殿试的结果会划分为三甲,其中,一甲仅有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状元是首位,榜眼次之,探花排在第三位。二甲和三甲分别有约一百多人和二百余名,二甲为“赐进士出身”,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这意味着状元的难度极高,要在省级、全国和皇帝心中都占据第一位置,难度可想而知。

自从隋唐时期开始,连中三元的考生极为稀少,历史上仅有13人获得这一殊荣,包括唐朝的2人、宋朝的6人、金朝的1人、元朝的1人、明朝的1人和清朝的2人。这些人可以被称作真正的“历史学霸”。

如果你成功进入殿试,并且名列前茅,那么你可以当上官职。自北宋以来,殿试不再进行淘汰,而是根据成绩排名。进士身份意味着你可以候补官员,尤其是第一甲的三名状元、榜眼和探花会被立即任命为官职。状元通常被授予修撰职务,负责管理实录,榜眼和探花则担任编修,位居修撰之下。

二甲和三甲的进士则可以被安排进入庶吉士、给事中、主事等职务,或被派遣到地方担任府推官、州县等职务。以进士身份为例,你可以进入翰林院工作,这是成为国家重臣的必经之路。对于获得庶吉士资格的进士而言,如果三年后通过散馆考试,将有机会留在翰林院,担任编修或检讨等职务,最终成为国家的上层人物。

散馆考试中成绩不佳的进士可能会被分配到其他部门担任较低职务,如给事中、御史、主事等,或者被派遣到地方当州县官员。这时,他们的官职虽小,但至少已经迈进了官场的大门。

总的来说,科举考试是进入古代官场的唯一途径,而成为状元、举人等高级职务的难度极高,许多历史上获得状元的进士并未最终做出显赫的成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晚清画家们的遗风》 晚清画家们的案头上,似乎总飘着两种墨香:一种是案头未干的绢本上,还留着“四王”传下的山水皴法,峰峦叠...
明牌珠宝:9月5日融资买入17... 证券之星消息,9月5日,明牌珠宝(002574)融资买入1752.08万元,融资偿还1595.57万...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PDF电子版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古方 链接:pan.baidu.com/s/18-SRTw604t3kIrszKn...
原创 都...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无疑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时期。而其中,明朝后期的“小冰河”时期,尤为引人注目。这...
大元帝国,短暂辉煌后,烟消云散 吞并南宋的蒙古兵团并没放弃继续征服世界的步伐,但是,强大的军团在征服日本、安南、爪哇这样的小国时,却...
原创 1... 1996年春末夏初,中国陕西省的考古学家与德国考古专家合作,开启了一项前所未有的考古探险。此次的目标...
原创 日... 1 两千多年前,一名江湖术士带领着数千人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启程,他们顺着大海一路向东,历经艰难险阻,...
原创 军... 在我军历史上,有许多备受瞩目的黄金搭档和“三人组合”。其中,朱毛、刘邓、陈粟、林罗刘等是最为知名的黄...
伟大史诗 铁血长歌——中国人民... 2025年9月5日,在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主办,丝路国际智库、CBD国际集...
原创 明... 明末的权贵阶层大多都是典型的守财奴,他们宁愿为保全财富而死,也不愿为国家出资打仗。这个现象的背后,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