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的马军五虎将和八骠骑,步军十头领这二十三位都是天罡正将,代表了梁山的顶尖武将,无论是实力强大的高手,还是准一流的精英,都在其中。分派这些职位时,显然并非完全公正,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安排。例如,曾被誉为“小李广”的花荣,虽然弓马双全,却并未能进入五虎将行列,而一些骑术并不高的将领如穆弘,却被任命为骠骑,甚至带领马军前锋。相对而言,病尉迟孙立的武艺不输双鞭呼延灼,却只能在梁山任一个小彪将,显得有些失衡。
宋江与吴用两人一开始便并非出身武将,因此他们在做出这些人事安排时,眼界和格局有所局限,往往会误将一些不合适的人选安排到重要职位。就比如穆弘,尽管在梁山的战斗中从未显赫一时,且从未骑过战马,却被安排为马军的骠骑,显得有些突兀。作为揭阳镇的土财主,穆弘在梁山的名声几乎可以说是空白——无论是招安前后,他都没有什么显赫的战功记录。
穆弘曾参与过与卢俊义的车轮大战,宋江与吴用在评定梁山步军十头领时,按照武力将他们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为李逵、鲁智深、武松和卢俊义,这些人各自单打独斗,都是一流的高手;第二档为朱仝与雷横,这一对联手作战,显示了不小的实力;第三档则是穆弘、刘唐、李应三人,他们组成的阵容被视为步兵中的第三梯队。
这些步军头领的排名并非单纯依据武功的高低。比如,李逵手持双板斧,虽然猛力十足,但面对燕青这样的弓箭高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再比如,杨雄在单挑时面对石秀,也难以占到什么便宜。因此,步军十头领的排名,显然在某些方面受到了个人关系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未必完全公正。
例如,杨雄的排名在石秀之前,显然与武力高低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因为他在梁山的“兄弟”身份。事实上,杨雄虽然是石秀的“大哥”,但石秀在对抗燕青时的表现显然更为出色。水浒原著中清晰写到,石秀曾在一次交锋中,毫不留情地将杨雄击败,且杨雄几乎无法反击。由此可见,石秀的武艺确实不容小觑。
此外,燕青的武艺也极为出色,虽不如李逵般蛮力十足,但身手灵活,擅长偷袭,在与杨雄和石秀的较量中表现出色。如此一来,李逵虽然作为步军十头领中的重要人物,却无法与这些同样身手不凡的将领相提并论。事实上,如果真要给这些步军头领排座次,李逵的排名显然应当排在较为靠后的地方——可能排在解珍解宝之后,甚至排在燕青、杨雄、石秀之前。
如果重新评定步军十头领的座次,花和尚鲁智深应稳居第一,因为他的武艺在梁山众将中无出其右,尤其在马上作战上,无人能与之匹敌;武松和石秀则应排在其后,二人无论是马战还是步战,都是梁山的顶级战力。至于李逵,尽管其勇猛无比,但在实际武艺上,似乎并不如其他几位将领出色,因而他在排名中的位置总是引人争议。
梁山的这些武将,无论是按武艺排座次还是按个人喜好安排,始终会引发无尽的讨论与争议。然而,他们共同构成了梁山泊这一豪杰聚集的地方,个个都是各具特色、威风凛凛的英豪。最终,或许只有读者们自己,能在这场关于武力的争论中,给出一个公正的评判。